青春力量对话石油脊梁:湖北大学“三下乡”学子零距离感悟江汉油田转型与坚守

发布时间:2025-08-07 22: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丁培真   阅读 1.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青春力量对话石油脊梁:湖北大学“三下乡”学子零距离感悟江汉油田转型与坚守

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蔡慕琰 尹佳颖)86日,湖北大学“流光跃脉”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王东一站,实地观察油井运作,与站长及技术骨干展开深度对话,在钢铁管线和智能化设备间,切身感受这座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油田如何在变革中坚守、在创新中传承。

安全规范下的“沉浸式”课堂

在王东一站,实践团成员在严格的安全规范下开启了学习之旅。“这些设备日均处理液量2700……”王东一站党支部书记张元宝在安全区内向学生们介绍。在安全区内,成员们观察着抽油机的规律运转,管线凝结的深褐色蜡质诉说着油田的岁月。走进计量间,张元宝详细讲解了来液管线的控制阀门及实时监测管线压力温度的仪表设备。当队员们触摸温热的输油管道时,来自地下2000多米深处的石油热度,成为他们最直观的“第一课”。

▲图为张元宝书记为成员们介绍油井运作过程及原理 韦凯存 供图

站长访谈:老油田的破局智慧

面对实践团的提问,站长张立松坦诚分享了油田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我们管理着116口开井和171口报废井,管理区域相对集中。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我们正通过页岩油开采和氮气压裂等新技术全力提高采收率。自2015年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来,成效显著:所属8个站点中已有6个实现无人值守,巡检员工从16人精简至3人,发现问题由专业维修人员精准处置,效率大幅提升。”

针对员工平均年龄52岁的现实,站内管理实行了更务实的方法:员工需持多证上岗,定期接受涵盖心肺复苏、气体检测等的安全培训;每日班前会分析风险点,“四不伤害”原则和“墨菲定律”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红线就是生命线!副站长魏勇指着墙上的警示牌强调道。

图为团队成员与张站长、魏副站长以及张书记进行深度访谈 韦凯存 供图

严细实精神的时代传承

管理不是发号施令,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张立松站长道出了团队管理的核心理念。他们将生硬的制度条文转化为通俗语言,把操作规程编成顺口溜,让要求更易入脑入心。这种创新管理方式,其根基正是石油人代代相传的“严细实”精神——严从细中来,实在严中求。这份从石油大会战时期延续至今的精神内核,支撑着团队在资源衰减的困境中不断寻求创新突破。

当青春视角碰撞工业积淀,王东一站见证了这场生动务实的代际对话。湖北大学学子带走的不仅是记满心得的笔记本,更有对“严细实”精神的切身感悟;油田老师傅们倾听年轻声音时的专注目光,也映照出传统工业对新生力量的殷切期待。这次扎根石油一线的实践,在古老的工业脉搏与跃动的青春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双向启迪、薪火相传的精神桥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培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