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财经大学赴临潭县流顺镇河韵青治实践队三下乡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25-08-03 19: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于飞   阅读 78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七月流火,青春同行。2024年7月12日至7月25日,兰州财经大学赴临潭县流顺镇河韵青治实践队一行9人,在指导老师王晶的带领下,由队长万丹丹统筹协调,队员于飞、斛超雅、范寿泽等共同参与,奔赴临潭县流顺镇宋家庄村开展为期1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守护黄河文脉,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扎根乡土、贴近群众,在调研走访中体察民情,在实践服务中传递温暖,用青春力量为宋家庄村的发展注入活力。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临潭县作为洮河(黄河重要支流)流经地,肩负着守护"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使命。宋家庄村地处流顺镇核心区域,既有洮河滋养的生态基底,也保留着深厚的黄河文化印记,但在生态保护宣传、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服务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实践队以"河韵青治"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调研、生态保护、文化科普、实践服务等活动,一方面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为当地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提供青年视角;另一方面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黄河文化在乡土间焕发新活力。

二、活动筹备与精心安排

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实践队提前1个月完成筹备工作:队长万丹丹牵头对接流顺镇政府与宋家庄村村委,明确活动需求与安全保障;副队长马溶婧带领队员分工协作,根据当地实际设计14天活动方案,涵盖调研、生态、文化、实践等多个维度;队员们提前采购物资——从农具模型、作物种子,到土地检测仪、绘画材料,再到用于文创设计的党参原料,每一份准备都凝聚着对乡村的热忱。7月12日,他们带着精心筹备的物资与方案,顺利抵达宋家庄村,正式开启实践之旅。

三、活动成果:扎根乡土,绽放青春

14天的实践中,他们脚踩泥土、心贴群众,用多元活动串联起与宋家庄村的深厚联结:

基层调研筑根基。7月13日,他们走访村长家,详细了解村里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生态现状等基本情况。村长的讲述让他们了解到,宋家庄村以种植党参等特色作物为主,村民对黄河文化有深厚感情,但对生态保护的科学知识需求迫切——这为后续活动指明了方向。

生态保护显担当。7月14日,他们开展"洮河环保行",沿洮河岸边清理垃圾,用实际行动守护母亲河支流;7月22日,借助土地检测仪对村内田地进行土质检测,结合数据为村民提供科学种植建议,助力生态农业发展;7月21日,他们实地采集党参等当地特色植物,制作植被图鉴,既记录乡土生态,也为作物保护提供参考。

文化科普润童心。针对村里的孩子们,他们设计了系列趣味活动:7月15日的"黄河流域绘画比赛"上,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出心中的黄河风光;7月16日"农具我最熟"活动中,通过农具模型让孩子们认识农耕工具,感受劳动智慧;7月17日"盆栽培养记",他们与孩子们一起播种作物种子,在等待发芽的过程中传递"耕耘与收获"的道理;7月19日,他们讲述大禹治水、林则徐治河等历代治水故事,让孩子们在历史中读懂"人水和谐"的智慧。

文化传承聚民心。面向村民,他们开展多场文化活动:7月18日的"黄河流域宣讲会",用通俗语言解读国家战略与乡村责任;7月20日"黄河古今文化"分享会,邀请村民讲述身边的黄河故事,共话文化传承;7月24日组织观看《黄河生态纪录片》,让村民直观感受黄河流域的生态变迁与保护成果。

创意赋能助发展。7月23日,他们以当地特产党参为原料,设计制作发夹、植物书签、亚克力板等文创产品,既挖掘特色资源价值,也为乡村文创产业提供新思路。

四、个人感悟与深刻收获

14天的实践,是一堂生动的"乡土必修课"。队员于飞说:"在洮河岸边捡垃圾时,一位大爷主动加入我们,他说'这河养了我们几代人,得护好',那一刻才懂了什么是'生态自觉'。"队员斛超雅感慨:"教孩子们画黄河时,一个小女孩把自己家的党参画进了画里,原来乡土文化早已刻在他们心里。"

他们不仅收获了对乡村发展的直观认知,更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深意——只有走进田间地头,才能理解乡村的需求;只有贴近群众心声,才能让服务真正落地。指导老师王晶的话让他们铭记:"大学生的价值,在于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把青春献给需要的地方。"

五、总结过往,展望未来

此次"三下乡"活动,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行动践行使命,在宋家庄村留下了青春足迹,也带回了对乡村振兴的深刻思考。活动虽已结束,但他们与宋家庄村的联结不会中断:实践队将整理此次调研数据与建议,形成报告反馈给当地政府;队员们计划通过线上平台持续推广此次制作的植被图鉴与文创设计,助力当地特色资源传播。

未来,兰州财经大学河韵青治实践队将继续秉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的初心,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让青春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于飞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