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伴成长,红”芯“筑未来——七彩童行·惠育绿苗赋能仲恺12355儿童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03 18: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佳峰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张佳峰 梁丹 刘佩怡) 一张彩色的卡纸,一把安全的剪刀,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中,慢慢变成了一张张表情各异的脸庞:弯弯的笑眼、惊讶的圆嘴、甚至还有紧锁的眉头。这不是一堂简单的手工课,而是惠州学院“七彩童行·惠育绿苗”志愿服务队在仲恺区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带来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探索之旅。作为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的青年突击队,这群大学生志愿者正以创新的方式,为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注入青春能量,帮助他们解锁心灵密码,筑牢成长根基。

心灵课堂——为情绪“画像”,解锁成长“心”密码

“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脑里住着哪些情绪小精灵吗?”课堂伊始,志愿者老师通过播放电影《头脑特工队》的趣味片段,将“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这五种基本情绪生动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在动画角色的演绎下变得直观而亲切,迅速点燃了孩子们的讨论热情。

图为团队成员林翊文上情绪课堂纪实作品。周焯楠 供图

“除了这五种,还有骄傲!”“还有害羞!”孩子们争相列举自己熟悉的情绪。志愿者们顺势引导,讲解了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各自独特的作用。“开心能让人更有动力,但愤怒和悲伤也并非一无是处,”志愿者耐心解释道,“它们像警报器,提醒每一个人有些事情需要关注和解决。每一种情绪都是人的一部分,都值得被看见和接纳。” 。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情绪,一场名为“拼图快反应”的游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利用手中的卡纸和剪刀,根据老师喊出的情绪名词,迅速拼凑出相应的表情脸谱 。从圆形脸庞代表的“温和”,到三角形眼睛暗示的“警惕”,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了为无形的情绪“画像”。“以前不知道生气也是有用的,现在知道了,它是在提醒人们有些事情不对劲,”一位小同学举着自己创作的“愤怒”脸谱分享道。这堂课不仅教会了孩子们识别情绪,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与情绪和谐共处的智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埋下了一颗“心晴”的种子。

图为学生进行拼图快反应的脸谱。周焯楠 供图

红色光影——赓续精神血脉,厚植家国情怀

如果说情绪管理是滋养个人成长的“心”育,那么红色教育则是塑造家国情怀的“魂”育。志愿服务队精心准备了“经典红色电影赏析”课程,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触摸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

《鸡毛信》里少年英雄海娃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场景 。这些光影故事,远比课本上的文字更具冲击力。志愿者们没有停留在单纯的讲述,而是着重引导孩子们思考电影背后的精神——那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以及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

通过将先辈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与当今时代的创新与拼搏精神相结合,志愿者们成功地在孩子们心中建立起历史与现实的连接。这堂课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普及,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它让孩子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颗红色的“芯”,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图为学生写在明信片给英雄雨来的话。林翊文 供图

趣味融合——在游戏中启智,于互动中增谊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志愿者们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 。在“答题收集接龙”环节,课堂变成了知识与速度的竞技场 。

游戏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和“接龙题”三个部分。必答题考验小组成员的基础知识和轮流作答的秩序感;抢答题则充满了紧张与刺激,孩子们需要快速反应,按下抢答铃,展现个人风采与团队智慧;而词语或成语接龙题,则在考验知识储备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逻辑能力和协作精神 。伴随着“猜歌词”环节的欢快旋律和“乐动节拍”的清脆响声,整个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知识在轻松的互动中被高效吸收 。

图为团队成员蓝美萍上课时学生踊跃举手图。周焯楠 供图

这些精心设计的游戏,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有效复习,更重要的是,它们打破了传统的师生界限,让志愿者和孩子们在合作与竞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课程的最后,志愿者们邀请了孩子们、团队成员以及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分享感言。一位小朋友开心地说:“在这里不仅学会了做手工,还知道了怎么和‘生气’的自己做朋友,希望哥哥姐姐们明年还来!”

“这次‘三下乡’不仅是在教孩子们,更是被孩子们教,”团队负责人感慨道,“从他们身上,每一位志愿者看到了最纯粹的求知欲,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对惠州学院学子的到来表示高度赞扬,认为这种创新的“心育”与“魂育”相结合的模式,为乡村儿童的暑期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青春力量与童真梦想的温暖交融,正在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增添一抹亮色。惠州学院“七彩童行·惠育绿苗”志愿服务队的实践,正是“百千万工程”中一个生动的缩影,它证明了青年一代的智慧与热情,正如何以涓滴之力,汇聚成滋养未来的磅礴江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佳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