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 助学志愿服务队开展“我的家乡”手工课,点燃孩子家乡情

发布时间:2025-08-03 20:2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余颖   阅读 67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7月18日午后,景阳镇革塘坝社区的活动室里暖意融融。阳光洒在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上,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的“我的家乡”手工绘画课正在这里热情开讲。本次课程由志愿队的淡雅琪老师组织开展,她希望通过画笔与创意,让孩子们在勾勒家乡轮廓的过程中,读懂景阳镇的风土人情,在心底种下热爱家乡的种子。

“大家看,这是清江,发源于丽川,流经景阳镇,是你们的‘母亲’河哦”“然后再看看这张,这是酱香饼,是你们这的特色美食呢!”志愿队的淡雅琪老师举起一张张关于景阳镇的图片向孩子们介绍着,温柔的声音里满是对地方文化的热忱。随后,淡雅琪老师让孩子们做家乡的“小导游”,制作一份家乡小报。

课堂上,淡老师在电脑上展示了一份照相机例图,并带领孩子们一起绘画照相机。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画笔趴在桌子上认真的画起来,目光专注的像是在完成一项重大的任务。有的孩子年龄小,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下笔,淡雅琪老师便拿着笔在旁边的空白纸上做示范,她画一笔,孩子就在她身边照着画一笔,等画出了相机的基本框架就让孩子自己在相机里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添加。稍大一些的孩子更是对电脑上的照相机进行了二次创作,小小的相机上承载着他们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想法。

随着创作渐入佳境,孩子们的画作初具雏形,淡雅琪老师端出一叠精心准备的贴纸,这些贴纸都是由志愿队的队员们在景阳镇拍摄的实景图片制作而成:有景阳镇的稻田、有清江的湍流、有土家酱香饼、恩施土豆……孩子们雀跃地挑选着贴纸,有的把土豆贴在田埂边,有的将稻田放在清江上,原本简单的线条在创意的加持下变得丰富饱满起来。

在作品完成时,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独特创意。在课程的最后,淡雅琪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了合照,照片里孩子们高举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那是对家乡的认可,更是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

“比起教会他们画得有多好,更希望他们能在创作中发现家乡的美。”淡雅琪老师看着孩子们的作品,欣慰地说。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孩子们的画作,那些稚嫩的笔触与鲜明的家乡元素,不仅绘出了景阳镇的模样,更在孩子们心中刻下了“家乡”二字最温暖的注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