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容世敏)2025年7月2日-7月4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蜡染寻踪团队踏访柳州,探寻苗族蜡染的传统技艺、历史脉络与创新发展。
团队成员于7月3日晚到达柳州市窑埠古镇进行调研,走访多家文创店。调研发现,古镇手艺人仍保留苗族蜡染核心工序,以蜂蜡为防染剂,在土布上手工勾勒纹样,经蓝靛浸染、沸水脱蜡形成蓝白图案。纹样题材多延续传统图腾,涵盖自然崇拜、生活场景等,保持了较强的文化原生性。
▲图为已制作完成的蜡染在晾晒
古镇蜡染技艺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苗族迁徙后的发展,蓝靛种植与蜡染技艺随族群定居逐渐融入柳州生活。现存老物件显示,不同时期纹样风格与社会环境关联紧密,反映了苗族文化与多民族交流的历史轨迹。
▲图为团队成员观察学习蜡染纹样
窑埠古镇的蜡染店铺的蜡染与日常物件结合创新。店主在经营过程中,主打游客喜爱的围巾、包包等实用饰品,以亲民的价格让更多人接触蜡染。经过交流,店主表示:带走一块蜡染,便是带走了柳州的文化印记。这句话道出了技艺传承的意义,表明传承是传统工艺延续的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与店主交谈采访
同时,店内还设有专门的蜡染体验区,供往来人们学习体验蜡染的制作,这也为蜡染的传承提供了有效路径,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苗族蜡染的认识,在动手操作中提升对蜡染的兴趣。通过此次调研,团队对苗族蜡染的情况有了更多的实际认识,未来也会继续深入探索关于蜡染传承的有效路径,使苗族蜡染在现代焕发生机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佳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