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蜡染寻踪团队探秘柳州苗族蜡染技艺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5-08-03 22:5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谭娜姿 陈佳琦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谭娜姿)2025年7月2日至4日,广西师范大学蜡染寻踪团队走进柳州,先后走访柳州博物馆、柳州群众艺术馆及窑铺古镇,围绕“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型:柳州苗族蜡染的历史脉络、技艺创新与教育传承研究”主题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深入探寻苗族蜡染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图为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在柳州博物馆,团队成员重点查阅了馆藏的苗族蜡染文物。从清代的靛蓝染布到民国时期的蜡染服饰,一件件实物生动展现了柳州苗族蜡染的历史脉络。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柳州苗族蜡染以其细腻的“蜂蜡点染”技法和独特的“万字纹”“蝴蝶纹”等图案著称,曾是苗族群众生活与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团队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蜡染作品,梳理出其在图案题材、应用场景上的演变轨迹。

▲图为图为团队成员在柳州博物馆参观蜡染藏品

随后,团队参观了柳州群众艺术馆,在其中的文创展区,团队成员观察到蜡染技艺的创新转型。蜡染技艺结合柳州紫荆花等制作而成的文创产品,如丝巾、团扇、卡通布艺等,既保留文化基因又契合年轻消费群体审美,被市民称为“会讲故事的文创”;此外,团队成员还了解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已联合企业研发本土植物染色技艺,建立了涵盖25种柳州本土植物的染色色谱库,推动非遗色系标准化与高端服饰轻奢化设计。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柳州群众艺术馆

在窑铺古镇,团队成员走访了多家蜡染工坊和销售店铺,观察蜡染技艺的市场化实践。古镇内,既有坚守传统的家庭式作坊,也有引入设计团队的文创品牌。一家扎染蜡染体验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地正通过“非遗+旅游”模式吸引游客体验蜡染制作,同时与学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让更多孩子了解这门技艺。团队注意到,古镇的蜡染产品既有保留传统纹样的“复古款”,也有融入几何图形、卡通元素的“新潮款”,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图为团队成员向工坊的工作人员了解蜡染相关事宜

此次调研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苗族蜡染的现代转型既需要坚守核心技艺,也需在应用场景和传播方式上创新。蜡染寻踪团队下一步将整理调研资料,形成关于苗族蜡染教育传承的建议,为推动这一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贡献青年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佳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3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