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二师“望未来,向新程”实践团以双语弘扬潮汕文化

发布时间:2025-08-03 23: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静华   阅读 3.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刘静华、刘映青、朱迎盈、黄子颖、何炎娣)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让潮汕非遗与特色民俗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2025年7月15日,广东二师“望未来,向新程”理论普及宣讲实践团在卢前小学开启特色课程,以扭扭棒勾勒美食烟火,用画笔解读古厝智慧,借蜡染晕染传统之美,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潮汕文化的深厚底蕴。

扭扭棒变变变

潮汕文创来来来

▲图为学生踊跃参与课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部署,激发卢前小学学生对潮汕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其主动担当“小小文化传播者”的使命意识,小青老师开设《扭扭棒变变变,潮汕文创来来来》特色化手工课,介绍潮汕美食文化。在潮汕美食猜猜乐环节,小青老师创设牛肉丸小人与红桃粿小人的拟人化相遇情境,采用答题闯关模式激发小朋友们的参与热情。小朋友们们全神贯注、踊跃作答,一个个小手在头上挥舞,回答的又快又准,助力两位“文化使者”完成创意碰撞,在互动中初步感知潮汕美食的文化符号。

▲图为青青老师双语课堂

随后,在潮汕美食家族大揭秘环节,小朋友系统地学习潮汕美食体系,并重点了解了红桃粿的民俗寓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在乐中学的教学目标。接下来,小朋友们走进美食单词拍拍乐板块,趣味性地学习了红桃粿、牛肉丸、荔枝的英文,通过“教师示范-集体跟读-学生领读-巩固强化”的四步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后,在扭扭棒文创工坊中,小朋友们将扭扭棒变换成一系列作品,在实际操作中将潮汕美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感受潮汕文化的魅力所在。

▲图为学生回答问题

▲图为学生成果照

五行彩厝,童话揭阳

揭阳卢前的古厝群中,小朱老师正带领学生们走进潮汕的特色建筑,一起探寻五行厝角头里的学问。

金式厝角圆润饱满,底部宽阔如聚宝盆,象征着财富与地位;木式高耸挺直,像茁壮成长的树木,藏着家族兴旺的期盼;水式线条如波浪起伏,灵动舒展间寓意财源广进;火式尖峰似火焰,寄托着香火永续的心愿;土式顶部方平,稳重包容,是家庭和睦的写照。

▲图为学生积极举手

孩子们积极发言,将这些特点一一记在心里,随后拿起画笔,在明信片上勾勒心中的厝角头:有的给金式添上元宝纹,有的为水式画上浪花边,还有的把火式的尖角画得格外精神,彩笔白纸间跳动着孩子们对传统建筑的热爱。

▲图为老师与学生成果合照

这场与厝角头的邂逅,让孩子们用画笔留住了潮汕老厝的独特韵味,更续写了潮汕建筑的文化故事。

蜡染魔法,童画秘境

王子老师与小何老师携手合作,一同引领孩子们踏入蜡染艺术的奇妙魔法世界。基于两位老师的讲解,孩子们或是拿起铅笔,在画布上全神贯注地勾勒出自己独具创意的轮廓;或是参照PPT上展示的传统非遗祥纹图案进行再创作,精心构筑起属于自己的梦幻童画秘境。随后,老师运用刷子,让原本“隐匿无形”的画作一一清晰显现。孩子们纷纷踊跃举手,急切地要求亲自尝试染色,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身领略一番传统工艺的神秘魅力。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验过程,孩子们不仅切实学习到了蜡染技艺的精髓,更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

▲图为王子老师双语课堂

▲图为学生成果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静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