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峰探古韵,青春护文脉:闽卫院“筑梦兴乡”实践队开展古建保护主题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3 14: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许凌强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筑梦兴乡”实践队前往尤溪桂峰古村落,开展古建保护主题调研活动。队员们实地探访蔡氏宗祠、蔡襄家风家训馆及石狮厝等代表性建筑,深入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以青春之力传承千年文脉。

一、探访:宗祠与家训里的精神传承

桂峰古村落肇始于宋,因蔡襄九世孙蔡长肇基而兴,曾是尤溪至福州官道要冲,享有“小福州”美誉。千百年风雨洗礼后,大量明清建筑留存至今,如同一部立体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繁华。

(一)蔡氏宗祠:凝聚族魂的殿堂

始建于1169年的蔡氏宗祠,村民说“蔡襄公的后裔南宋时迁居至此,把中原建筑技艺也带了过来。”村民轻抚柱身的木纹,“你看这柱础的弧度,既防白蚁又能卸力,老祖宗的智慧都藏在里头。” 实践队队员们边听边记录,在笔记本上勾勒着古建筑与家风传承的关联图谱。这里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圣地,更是凝聚族魂、传承“忠惠勤廉谨”精神的殿堂,让祖德家风世代流淌。

(二)家风家训馆:跨越时空的品德滋养

紧邻宗祠的蔡襄家风家训馆,通过图文展陈与历史实物,系统书写着蔡氏一脉的精神谱系。蔡襄“忠国爱民、清正孝亲”的崇高品格,化作家风细雨,世代滋养着后人。馆内,蔡襄生平事迹与其后裔传承故事交织呈现,生动诠释了“风范传家远”的深刻内涵,让历史智慧照亮现实。

二、考察:古厝现状与守护行动

漫步古村,石狮厝、楼坪厅等明清古厝依山错落。清嘉庆年间建成的石狮厝,其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合称‘三雕’),蕴藏着古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队员们被门楣上 “三雕” 吸引:蝙蝠造型的砖雕寓意福运,鲤鱼跃龙门的木雕暗藏期许。“十年前这些雕件好多都朽了,是政府拨专款修,村民们义务帮忙搭脚手架才保住的。”村民指着墙角新补的砖缝说。令人欣喜的是,当地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政府层面完善法规、持续推进修缮工程;村民则自发参与日常维护。多方合力,共同守护古厝,力求“延年益寿”。

三、展望:守护文脉,续写未来

桂峰古村落,是历史馈赠的珍贵文化瑰宝。古厝的一砖一瓦,不仅承载着建筑艺术,更凝结着家族记忆与文化根脉。此次探访,队员们切身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温度,也深刻认识到保护工作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唯有政府、社会、村民携手同行,在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间找到平衡点,方能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桂峰古韵在悠悠岁月中持续回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凌强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