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院学子探秘红色英家:在博物馆与古街间触摸千年乡愁

发布时间:2025-08-03 17: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雪   阅读 53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025年7月 日,贺州学院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的青年学子们,走进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开展了以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子深刻领悟红色精神内涵,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对国家发展的担当深植心底,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铸就坚实的理想信念根基。活动期间,大学生们密切关注英家村的红色历史发展脉络,深入调研红色文化资源。他们以此次实践为重要契机,积极投身红色文化传承的伟大实践,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施展才华、拼搏奋进,力求为弘扬红色文化、推动地方发展,乃至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属于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同村委负责人合照  张淑婷、闭江美 供图

村委会办公室里,大学生实践团成员们整齐坐在凳上,认真听我们团的负责人和英家村村干部讲实践工作安排。讲解重要信息时大家低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不时抬头看向讲解的村干部,目光专注有人调整摄像机记录我们谈话的内容,有人在方案上补填信息,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我们通过村干部的重点讲解了解了英家村的红色旅游资源,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六甲古街、红色戏台,为我们后续的实践调研奠定了一个非常大的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聆听团负责人和村干部商讨活动内容  张淑婷、闭江美 供图

我们实践团在英家村村委会与村干部完成实践工作对接后,一行人员踏着午后温热的阳光,沿着村道向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走去。队伍里不时传来轻声的交流,大家还在回味着刚才与村干部商讨时确定的实践方向,脚步轻快却带着几分对历史的敬畏,很快便抵达了这座承载着厚重记忆的建筑前。

▲图为实践团抵达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  张淑婷、闭江美 供图

站在博物馆门口,那古朴庄重的外观便让人肃然起敬。实践团成员们放慢脚步,有序地走进馆内。刚踏入展厅,一股沉静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馆内的光线柔和而适宜,照亮了墙上一张张泛黄的图片、展柜里一件件带着岁月痕迹的文物。成员们的目光立刻被吸引,原本整齐的队伍微微散开,却始终保持着安静,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

讲解员早已等候在展厅入口,她面带微笑,声音清晰而富有感染力。随着讲解员的指引,实践团成员们开始了深入的参观。“大家请看这边,这是 1942 年‘七’事件后,广西省工委机关转移到英家时的路线图……” 讲解员的话语刚落,成员们便纷纷凑近,目光紧紧锁定在那张有些斑驳的地图上。前排的几位同学微微俯身,仔细辨认着图上的每一个地名和标注的路线,眼神里满是专注。

走到一组展现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雕塑前,讲解员动情地讲述着他们如何在缺衣少食、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依然坚守信仰、开展斗争。实践团成员们静静地站着,神情庄重。有的同学眉头微蹙,仿佛在体会当时的艰难;有的同学眼神坚定,被先辈们的精神深深打动。一位戴眼镜的女生拿出笔记本,趁着讲解的间隙,快速地记录着关键信息,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在安静的展厅里格外清晰。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先辈工作的画面  张淑婷、闭江美 供图

在展示英家起义相关文物的展柜前,成员们更是久久驻足。展柜里的步枪、传单、旧文件,每一件都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讲解员指着一份泛黄的起义计划书,详细介绍着当时起义的筹备过程和重要意义。实践团的同学们听得格外认真,有人微微点头,似乎在默默消化着这些信息;有人举起手机,小心翼翼地拍下文物和旁边的说明文字,想要把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留存下来。

整个参观过程中,成员们始终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时而侧耳倾听,时而凝视沉思。当讲解员讲到革命先辈们面对敌人的迫害毫不退缩、英勇就义的事迹时,展厅里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不少同学的眼眶微微泛红。他们仿佛真的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全体成员在博物馆门口整齐列队,拍下了一张意义非凡的合照。照片中,大家脸上洋溢着庄重而坚定的神情,身后的博物馆庄严肃穆,仿佛在见证着这群青年学子对历史的铭记与传承。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加深了对英家村红色历史的认识,更激发了大家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责任感。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门前合照  张淑婷、闭江美 供图

带着对革命历史的深沉感悟,实践团成员们缓缓走出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午后的阳光依旧温热,大家轻声交流着刚才的所见所闻,那份被触动的心情还未平息,便又踏上了新的行程,朝着英家村的戏台和六甲古街走去。

远远地,便看到戏台矗立在村落之中,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与历史韵味。戏台的飞檐翘角上,还残留着岁月打磨的痕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热闹与故事。实践团成员们走上前,仔细打量着戏台的雕梁画栋,想象着曾经在这里上演的一幕幕民俗大戏,村民们欢聚一堂的热闹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有人伸出手,轻轻触摸着戏台的木质栏杆,感受着那份历经时光沉淀的质感。

离开红色戏台,大家沿着蜿蜒的村道来到了六甲古街。古街两旁是错落有致的老房子,青石板路被一代代人的脚步磨得光滑发亮。沿街的老店铺依稀可见当年的模样,斑驳的门板、褪色的招牌,都带着满满的年代感。成员们漫步在古街之上,脚步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与历史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六甲古街的入口处,实践团成员们决定留下一张合照,记录下这段难忘的旅程。大家自发地排好队形,脸上洋溢着轻松而愉悦的笑容。身后是古色古香的戏台,身前是并肩同行的伙伴,相机定格的瞬间,不仅留住了大家此刻的身影,更定格了这段在英家村探寻历史、感受民俗的美好记忆。

▲图为实践团在红色戏台的合影   张淑婷、闭江美 供图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团队深入学习了广西省工委的革命历史、英家起义的英勇事迹,更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弘扬注入了新活力。从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到英家起义旧址,从聆听革命故事到讲述红色传奇,每一个场景都彰显着红色基因在赓续传承、激励后人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张雪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