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0日,曲阜师范大学“红韵承脉,启新振乡”社会实践队扎根山东省聊城市凤凰集村,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活动围绕深度访谈新村书记、参与村民家训讨论会、实地考察家风家训馆展开,深入探究“第二个结合”在乡村振兴中的鲜活实践,总结凤凰集村活化红色基因、赋能乡村善治的创新路径。
▲图为村干部向实践队员详解凤凰集乡村振兴实践经验。张奕欣 供图
红村寻根脉,双融探索治村路
实践队重点聚焦凤凰集村如何将深厚的红色底蕴转化为治理效能。队员们发现,在解长城书记带领下,村庄积极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群众路线的理论精髓,与中国传统“修身齐家”“重教尚行”的文化智慧相融合。解书记向实践队员强调:“红色基因不是束之高阁的文物,要让它在村民心里生根发芽。”这一理念,正是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双脉”融合在基层的深刻体现。
▲图为凤凰集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荣获的证书与荣誉。冯钰 供图
家训润乡风,红色精神具象化
队员们深入家风家训馆,看到这里并非简单的文物陈列,而是见证了村民与干部共同将红色精神内核(如忠诚、奉献、团结)创造性提炼、转化,并深度融入新时代家规家训的生动过程。在参与村民小组讨论时,队员们亲身体会到诸如将“军民鱼水情”转化为邻里互助公约、将艰苦奋斗精神具象为勤劳持家准则的巧妙实践,感受红色精神融入日常的鲜活状态。
▲图为村干部与村民陪同实践队员参观凤凰集乡村振兴历程图片。冯钰 供图
实践队深刻认识到,凤凰集村以“红色精神+传统家文化”重塑家风,是将宏大理论转化为村民日用规范的成功尝试。这种融合有效提升了乡村德治水平,凝聚了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动能和价值支撑。实践队认为,此模式为探索“第二个结合”在乡村治理领域落地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样本,也为乡村振兴中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通讯员 张奕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