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刘鑫、张哲哲、张岚婷)为以青春之力优化乡村人居环境、以创新之举传承土家文化,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硒望恩施・清源兴教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8月3日8时30分在建始县景阳镇马鞍山社区开展以“青春赋能微改造,绘就土家宜居图”为主题的环境微改造特色课程。此次课程旨在为乡村环境提升注入青春智慧,助力打造土家特色生态宜居环境。
课程伊始,龚老师用PPT展示了景阳镇三处闲置空地的实景,并叠加了土家吊脚楼、青瓦、回纹等元素,提出“保留—更新—再生”三步法。改造以保护为前提,将老木屋、风水树等承载村落记忆的不可移动要素列为核心保护对象,在此基础上,低成本改造策略精准落地,雨水花园实现雨洪管理与景观营造双重效益,竹制水槽融入乡土智慧,既满足实用需求又彰显生态理念,以小投入撬动环境品质提升。
孩子们循着三步法画下手稿,投影仪将这些手绘拼合成完整的土家生态小院立面图,青瓦回纹衔接竹篱雨水槽,西兰卡普菱形图案嵌入窗棂。通过设计实践,他们明晰了保留要素与更新策略在自然与人文层面的咬合,懂得老木屋、传统纹样等不可动要素并非静止标本,而是可借创新设计获“新生”的活态文化。
参与式学习,让孩子们从文化“旁观者”变为“传承者”,既掌握空间规划与文化融合技能,更埋下家乡守护者的种子,而他们主动挖掘并融入设计的土家文化符号,也成为文化传承最鲜活的载体。这场以青春创意激活乡村微改造的课堂,让土家文化在设计中得以延续,赋予孩子们空间规划与文化融合的新技能,为他们成为家乡环境与文化的守护创新者打下基础。
志愿服务队队员杨淳表示:“参与三下乡活动就是把专业知识融入乡村环境治理,看到孩子们主动挖掘土家文化、用设计赋能家乡,真切感受到青春力量扎根乡土的意义,希望这些课程能让土家文化与环境改造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守护与创新的种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哲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