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二师外文学院“AI赋能,逐梦连樟”乡村振兴实践团赴清远连樟村以人工智能技术与双语教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03 16: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欧信影 黄凤仪   阅读 6.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欧信影、黄凤仪) 科技之光照乡村,双语之桥连未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百千万工程”,2025年7月8日至15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文学院“AI赋能,逐梦连樟”乡村振兴实践团奔赴清远市连樟村,开启了一场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双语教育模式的创新之旅。图为广东二师“AI赋能,逐梦连樟”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合照


【倾听村民心声:直面乡村困境】

为了解连樟村目前发展状况,实践团成员进行多方走访,与当地村委、村民以及小朋友深入交流,收集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村党总支书记陆飞红提到,村里正在设计民宿系统,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不过目前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村民表示,生活条件虽有改善,但大家都希望旅游业能进一步发展,吸引更多游客来带动经济增长。她还提到村里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盼望有更多创新的教育方式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面对乡村数字化发展对创新与科技助力的迫切需求、乡村教育资源的短缺以及村民对多样化教育的渴望,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文学院“AI赋能,逐梦连樟”乡村振兴实践团决定开展以“AI+英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提升孩子们的英语能力和科技素养,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双语教育:搭建乡村与世界的桥梁】

为解决连樟村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与文旅发展需求,实践团开展英语主题系列课程。“世界之窗沉浸式英语活动”中,孩子们学习当地特色农产品双语表达,通过角色扮演用英语介绍特产,提升了英语表达能力;“连樟英语小向导”课堂上,孩子们绘制连樟路线图,中英结合介绍连樟地标,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自豪感;“Village Walk”双语定向越野活动则通过中英双语任务,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这些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连樟村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教育与文化传承迈上新台阶。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小售卖员”颁发奖状


【人工智能技术:点亮乡村教育的未来】

针对陆飞红书记提到的数字化发展需求以及村民对多样化教育的期望,实践团开展了AI主题系列活动。实践团举办了人工智能讲座,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针对性使用建议。对于村委、村民而言,AI有助于提高村委办公效率,推动农产品多渠道创收。对于孩子们的教育需求,借助豆包AI工具,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辅导,借助即梦AI软件,孩子们甚至能够即刻“实现”职业梦想。在趣味编程活动中,通过“演示+实操”的模式,孩子们学习了基础编程技能,培养了创新思维,提升了科技素养,为理解AI技术打下坚实基础。在“AI绘画大比拼”活动中,孩子们借助AI工具豆包,通过多种图片生成方式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用画笔和代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激发了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AI系列活动,不仅满足了村民对多样化教育的期望,还为连樟村未来的数字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图为连樟村的小朋友正在使用即梦AI“实现”职业梦


【座谈会:共谈乡村振兴举措】

在与连樟村党总支书记陆飞红的座谈交流中,实践团成员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陆书记强调了党建引领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勉励实践团成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实践团指导老师范文涛对村委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提出三点期望:用心丈量大地,了解村情民意;用智赋能连樟,借助科技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用情点亮梦想,为乡村儿童种下希望的种子。此次座谈会不仅是双方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务实举措,也为实践团后续的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进一步坚定了通过AI技术与双语教育助力乡村发展的决心。图为广东二师“AI赋能,逐梦连樟”乡村振兴实践团与陆飞红书记在会议室进行交流


【成果展:展乡村教育新风貌】

为期8天的实践活动,在“智启连樟”实践成果展与“童说连樟”活动中顺利落幕。成果展上,孩子们的AI画作展现了科技为艺术开辟的新路径,手绘作品以质朴情感打动人心,共同勾勒出连樟村的风土人情与美好愿景。“童说连樟”中,孩子们化身小小讲解员,用中英双语录制视频,从连樟客厅的历史变迁到现代产业园的高科技种植,从特色街的丰富物产到村牌坊前的热情欢迎,生动展现村庄的蜕变与活力。此外,孩子们将对未来的憧憬写在纸上折成纸飞机掷向蓝天,纸飞机“飞向远方”,既诠释了科技与梦想融合的创新理念,也展现了科技赋能梦想的无限可能。图为连樟村孩子们与实践团成员放飞承载着梦想的纸飞机


广东二师外文学院“AI赋能,逐梦连樟”乡村振兴实践团立足学科优势,以AI技术与双语教育为抓手,在拓展特产销售路径、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思想,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团队运用数智化技术传递教育薪火,用双语推动文旅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活力,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欧信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