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课堂解心结,作业灯下见星辰——“童行六艺,乡伴青禾”团队

发布时间:2025-08-03 14: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艺 罗梦涵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罗梦涵、赵艺)“老师,我把‘孤独’写进‘女巫的毒药’了……”7月14日的情绪小课堂上,留守儿童小宇攥紧匿名纸条,第一次向外人袒露心声。这是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童行六艺,乡伴青禾”团队在赵化镇支教日常的缩影。在七天的陪伴中,大学生们用知识启迪童心,用陪伴抚慰成长,在一张张童稚的脸上,看见情绪的舒展,也点亮了通往星辰的微光。

心灵课堂:为情绪命名,给心事松绑

“愤怒像辣椒,吃多了会呛;孤独像冰块,握久了会疼。”课堂上,主讲志愿者李梦婷用生动比喻引导孩子们辨识并表达情绪。在“女巫的毒药”游戏环节中,24张印有情绪词的卡片成了破译内心的小钥匙。“被嘲笑”“被忽略”……孩子们勇敢抽出曾经不敢面对的感受,志愿者则及时引导讨论:“如果你的朋友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安慰他?”“我会讲笑话!”“我带他去踢球!”孩子们争先发言,气氛逐渐从拘谨走向敞开。

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经历

“我们在学校接受了基础心理学培训,来赵化之后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课堂,帮助孩子们认识情绪、表达情绪,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每一种感受都值得被认真对待。”团队成员这样说。

学业陪伴:一盏灯,照亮一张书桌

每个午后,赵化镇社区会议室里的长桌边总是热闹非凡。孩子们或托腮盯题,或皱眉看卷,志愿者们分组穿梭其中,讲解题目、检查作业,陪他们一点点啃下“难题大山”。


志愿者辅导小朋友作业

为激发学习兴趣,团队还设计了“盐水浮蛋”“静电吸附”等小实验。塑料尺吸起餐巾纸屑的那一刻,孩子们惊呼连连,追着“静电精灵”满屋跑。“原来科学也可以这么有趣!”一名孩子眼里闪着光。这份好奇心,正是最珍贵的成长力量。

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做科学实验

信笺惜别:把春天种在心里

7月17日清晨,分别的时刻悄然而至。每位孩子都收到了一封印有向日葵图案的信和一个亲手彩绘的石膏娃娃。信上写着:“你画的老虎名牌超酷!”“你说想当医生,我相信你一定可以。”那是团队成员为他们一一写下的真心话。告别时,志愿者蹲下身与孩子平视拥抱,轻声说再见。

教育的意义,从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一次心与心的靠近。当大巴缓缓驶离古镇,车窗外的孩子们挥舞着五彩画纸,志愿者们低头翻看孩子们偷偷塞来的涂鸦:有戴着学士帽的小人,有手拉手的大朋友和小朋友,还有歪歪扭扭却坚定写下的一句:“长大我要成为你。”

撰文 | 罗梦涵 赵艺

图片 | 郑春风

审核 | 罗梦涵 赵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艺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5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