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带动青年学子了解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重温烽火年代的红色故事,激发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调色盘实践小队赴山西平遥古城,于2025年7月21日至25日,围绕“烽火记忆,青春同行”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5年7月23日,小队深入古城迎薰门社区进行调研,并在社区引导与帮助下,联系到拥有40余年党龄的雷月梅奶奶,在与老党员对话间,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让历史与青春一脉相承,让传承与使命引发共鸣。
一、社区座谈:探寻红色文化保护路径
23日,实践小队前往迎薰门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围绕当地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传承进行了交流。社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辖区内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情况,以及老党员、老战士的慰问帮扶工作。
图1 小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
在红色文化利用方面,社区目前通过组织红色主题讲座、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等形式,让居民了解本地红色历史。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中,组织红色情景剧、举办文艺演出等,在老党员、老战士的慰问工作上,社区会组织志愿者定期为他们提供上门理发、上门打扫等服务,帮助老人安享晚年。同时,因社区在景区内,也存在一些问题,队员们认真记录,并结合自身所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社区困境问题的传播范围,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关于社区照顾老党员,老战士的志愿工作上来来等。社区工作人员对队员们的建议表示感谢,并希望能与实践小队保持联系,共同为推动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图2 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交谈 (供图 苏俊泽)
二、对话前辈:老党员雷月梅的初心坚守
结束社区座谈后,实践小队在社区的指引下,来到西南门头街东马道巷,拜访了有着 41 年党龄的老党员雷月梅奶奶。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坚毅。队员们围坐在雷奶奶身边,倾听她的初心故事。
图3 小队成员拜访雷月梅奶奶并进行服务(供图:周凯玉)
“1984 年 7 月入党,在工厂做财务时经人介绍入的党,那时候就想着要比别人多干一点、多学一点。” 雷奶奶的讲述朴实而真挚,将大家带回了那个奋斗的年代。她回忆道,工作期间,无论工期多么繁忙,关于党的理论学习她从未落下,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她看来,入党是一生的荣耀,从入党那天起,她便坚定了一心为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如今,尽管户口已迁至儿子居住的小区,但她的党组织关系仍留在迎薰门社区,每月都会准时参加社区的党日活动。社区领导也十分关心她,每月都会前来探访慰问,询问她的健康状况。“支部书记常来家里看望,问身体、拉家常,心里暖和得很”,雷奶奶笑着说,言语间满是温暖。
图4 小队成员聆听雷奶奶讲述(供图:华子情)
谈及生活,雷奶奶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每月有充足的养老金,政府逢年过节还来慰问,夏天一个人住院里凉快,冬天就去儿子家,啥也不愁。” 她还提到,自己的爱人曾在 1964 年参军,虽未上战场,却在太原兵工厂默默为国防事业奉献。“那时候条件苦,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就想把国家建设好”,雷奶奶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过往奋斗的自豪。
图5小队成员周凌霄详细记录(供图:侯心然)
临别时,雷奶奶拉着队员们的手,语重心长地寄语:“你们年轻人,一定要一心向着党,在学校就好好读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简单的话语里,饱含着老党员对党的赤诚,更寄托着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盼。队员们认真记下这份嘱托,并纷纷表示一定会将这份 “初心” 转化为今后行动的坚定力量。
图6 雷奶奶与小队成员赵子豪牵手并行(供图:周凌霄)
三、成员体悟:革命精神融入青春血脉
暮色渐浓,7 月 23 日的实践活动画上句号。从与迎薰门社区的座谈,到和雷月梅奶奶的促膝长谈,队员们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对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
在与社区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红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不易,也意识到作为青年一代肩负的责任。红色文化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好红色文化,是每个人的义务。而与雷奶奶的对话,让队员们看到了一位老党员对党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她的坚守和奉献精神,让大家对 “初心” 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不仅藏在纪念碑与史料里,更活在老党员的坚守中,流淌在党组织发展的脉络里。当青年的目光与红色历史重叠,当青春的思考与红色基因碰撞,红色精神便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纪念馆里的陈列,而是融入血脉的信仰与力量。
未来几日,实践小队将继续以脚步丈量平遥的红色土地,以心灵贴近这片沃土上的红色记忆。小队成员们深知,青年之于红色传承,既是历史的 “倾听者”,更应是精神的 “续写者”。唯有将从平遥红色土地上汲取的感动与震撼,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自觉,将 “烽火记忆” 里的担当精神,融入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才能让红色血脉在青春的步履中持续奔涌,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绽放出穿透岁月的耀眼光芒,照亮青年一代砥砺前行的奋斗征程。
供稿: 苏俊泽 侯心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子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