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药大学“岐黄薪火·青囊济世”实践队:从平凡老党员的一生,寻找红色传承中中医的足迹

发布时间:2025-08-03 17: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皓昱、隆一敏、余鸿宇   阅读 55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张皓昱、隆一敏、余鸿宇)在山西忻州师范学院,基础人才教育中中医药文化的熏陶,致力于将传统中医文化融入于生活的底色中,融入于人民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5年7月9日,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赴忻州“岐黄薪火·青囊济世”实践队走进这所充满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学校,用心去聆听深耕于基础人才教育四十余载的杨随平,杨老师对于红色记忆的深刻感悟。

将红色写进成长当中去,把责任肩负起历史的长河当中。

1988年12月,鲜红的党旗下屹立着一位身姿挺拔的青年,青年剑眉星目举起着右手,握拳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维护党的纲领……”从那时起青年变得成熟,将一生贡献到了祖国教书育人的事业当中......“我很荣幸成为入党的一份子,至今想起来依然心潮澎湃。最深刻的感受是无上的光荣与沉甸甸的责任。光荣,是因为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能成为其中一员,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肯定,是人生最大的荣誉。”杨老师每当想起那段时间,无不激动和光荣。在杨老师这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中,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驱使着他深耕于教师的工作当中去,无论是在生活中亦或者是工作中肩负着党员的责任时时处处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奉献在前,用肩膀扛起了身为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杨老师与队员们亲切交谈 隆一敏摄)

用行动去证明内心,用信仰去克服困难

在杨老师任职的这段时间中,总是主动承担最困难最复杂繁琐的工作,当被问起面对在面对复杂繁琐的工作时,是如何克服困难的,杨老师表示:复杂繁琐的工作,是常有的事。越是困难时刻,越要牢记党员身份,用党员标准这把尺子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首先想清楚,工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集体的利益。有了这个根本出发点,再繁琐的工作也有了意义和价值,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原动力。”谈到对于年轻优秀党员的成长,杨老师表示赞同,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感到后继有人,充满希望。结合自己的的经历,为后续的青年党员提几点建议:要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学生党员首先是学生,学习是首要任务。要珍惜时光,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同时,广泛涉猎,提升综合素质。过硬的本领是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基础。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必然会遇到挑战。要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创新。把困难当作磨砺,把挑战当作机遇。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毕业后,鼓励大家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特别是基层一线。那里是了解国情民情、增长才干、磨练意志的广阔天地。

将中医发展与时代接轨,红色传承与青年同步

采访的最后,当杨老师被问及是否了解或者感受过中医药,杨老师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是传承的历史底蕴,更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只有将中医药利用好,在坚守自身理论和实践精髓的基础上,积极拥抱现代科技,在机理研究、标准化、现代化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用科学语言阐明其有效性,完善中西医治疗模式,方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的健康,造福全人类。当代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既要坚持党的领导,更要守护好本民族的文化瑰宝。只有心中有信仰,追寻前进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只有守护好本民族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化自信,才能使本民族屹立。

(队员们与杨老师进行合照 隆一敏摄)

从青年党旗下的庄重宣誓到两鬓花白时的兢兢业业,从对于青年的真诚嘱托到对于祖国中医文化的热烈期盼。四十余载的岁月,浇灌出无数朵鲜花,绽放着属于老党员光辉。以杨老师为镜,心中向党,努力工作,让奋斗与努力成为生命的底色,让爱党敬业发挥出耀眼的光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皓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