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马煜婷)7月6日至10日,山西中医药大学灸之道协会“乡兴杏林”社会实践队奔赴晋中市榆次区,围绕“乡村振兴·健康同行”主题,开展了一场融合“广场公益·环境焕新、素心堂内·灸火传薪、南庄义诊·健康惠民”三线并举的特色社会实践,彰显了新时代中医药青年“厚德济世”的使命担当,体现了山西中医药大学学子把课堂知识转化为惠民行动的青春风采。
广场焕新·尘去光生
伊始,山西中医药大学灸之道协会“乡兴杏林”社会实践队走进晋中市青年怡然广场,以“青春筑梦·清洁同行”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名队员身着统一“青春蓝”队服,分组对广场进行深度清理。活动中,队员们分工协作:有的俯身捡拾绿化带中的烟头、纸屑,有的踮脚擦拭宣传栏与健身器材的积尘,还有的主动为问路市民提供指引。烈日下,队员们额头沁出细密汗珠,衣衫被汗水浸透,却始终保持着细致与专注。经过3小时的劳动,广场环境焕然一新,公共设施光洁如新。“作为医学生,不仅要用专业知识守护健康,更要用实际行动传递责任。”实践队队长马煜婷同学表示。此次活动将劳动教育与社会服务结合,既美化了城市环境,也彰显了青年学子的担当精神。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扎根基层,以青春之力践行奉献初心。
▲图为实践队员整理共享电动车
▲图为实践队员为路人指路

▲图为实践队员清理地面垃圾
素心堂内·艾火传薪
随后,实践队走进榆次“素心堂”,跟随张素鑫老师系统学习直接灸法。“艾烟绕指传薪火,金针度人续岐黄。”张老师从“雷火灸”的起源讲到“辨证施灸”的诀窍,现场示范选穴、铺艾、点火、调温四步法。队员们两两配对,反复练习背部膀胱经“长龙灸”、膝眼“雀啄灸”等操作,并在老师指导下为到店患者实操体验。结业时,张素鑫寄语:“愿你们把艾火带回山乡,把温暖烙进百姓心田。”此次学习聚焦传统灸法核心技术,既强化了队员对中医外治法的精准认知,也为后续基层义诊提供了直接灸技术储备。实践队计划将所学技法应用于乡村慢性病管理,助力基层健康服务能力提升。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观摩灸法技术 ▲图为实践队员素心堂合影
南庄义诊·量天按地
山西中医药大学灸之道协会“乡兴杏林”社会实践队8名成员走进晋中市乌金山镇小南庄村卫生室,协助当地基层医生开展老年群体健康志愿服务。活动中,实践队与村卫生室医生分工协作,为130余位老年人提供血压、血糖检测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针对部分村民颈肩腰腿痛问题,队员运用推拿、穴位按摩等中医外治法进行干预,重点示范居家保健手法。同时,协助整理卫生室药品柜,规范慢性病常用药分类存放,并张贴中医养生知识宣传页。此次志愿服务聚焦基层医疗需求,既补充了村卫生室人力,也为实践队成员提供了临床实践机会。实践队后续将定期赴村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助力提升乡村老年群体健康水平。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量血压
▲图为实践队员协助基层医生为村民测血糖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进行按摩志愿服务
归来仍是少年,艾火永不熄灭
五日倏忽而过,艾草余香犹在。从怡然广场的朝阳尘土,到素心堂的袅袅艾烟,再到小南庄的银发笑容,实践队以脚步丈量民情,以岐黄之术温暖民心。扫帚与艾条同握,课堂与田野相连,他们把“厚德求真、守正创新”的校训写进每一次弯腰、每一次点火、每一次问诊。归来行囊里,装的不仅是数十袋分类垃圾、百余份宣传海报,更有对“大医精诚”的深刻体悟与对乡村振兴的青春誓言。队员们纷纷表示,将让艾草之香飘得更远,让杏林之光照得更亮,以实际行动迎接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煜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