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愿行:晴梦逐光服务队用“心”课堂温暖盛夏童年

发布时间:2025-07-15 21: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菁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周珅宸、张岳淏、王菁) 仲夏蝉鸣渐起,一间教室里却涌动着别样的清凉。近日,晴梦逐光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课程走进校园,以“认识自己、欣赏自己、保护自己”为核心,用故事、游戏、绘画等生动形式,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从“我”到“我们”的心灵彩虹桥。当七月阳光最炽烈时,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欢笑中与情绪对话,在互动中接纳自我,完成了一次清凉而深刻的心灵成长。

播撒幸福种子,让心光自然生长

活动伊始,志愿者王启发展开一卷《幸福课学什么》的彩色长图,将“心理与情绪、身体与健康、家人与朋友、公共生活”四个主题娓娓道来,如同把四颗饱满的种子播进孩子们心里。随着《幸福拍手歌》的旋律响起,明快的节拍像夏雨浸润春泥,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鼓掌声里藏着好奇的萌芽,歌声中透着成长的雀跃。

“健康是不是会发光的幸福?”围绕这个问题,孩子们的回答天真又深刻:“是奔跑时咚咚的心跳”“是分享零食时嘴角的笑涡”“是和朋友坐在一起不说话也开心”。童声交织间,仿佛有一束澄澈的光穿透燥热,照亮每个人心底的柔软。那些关于幸福的懵懂认知,正像刚破土的新芽,顶着露珠悄悄舒展。

探索多元自我,用画笔连接世界

在“多元身份”探究环节,志愿者王菁的讲解让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每个人都是“多面手”——在学校是认真听讲的学生,在家里是撒娇或懂事的孩子,在公园是追蝴蝶的游客。这种对自我角色的全新认知,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悄然间培养起换位思考的同理心。

课程尾声,空白画纸发到孩子们手中,他们用彩笔勾勒出“教室里的我”“暴雨天的我”“长大后的我”甚至“未来太空里的我”。每幅画都独一无二:有人画了举着雨伞护送小猫的自己,有人画了穿着宇航服触摸星辰的身影,每一笔都标记着他们学会用多元视角拥抱世界的瞬间。

据了解,这场由大学生志愿者主导的心理健康活动,跳出了传统课堂的框架,用同龄人的活力与创意贴近孩子的心灵。志愿者们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不仅学到心理知识,更能在体验中感受幸福、建立自信。而对参与其中的大学生而言,这既是一次志愿服务的实践,更是一次与纯真心灵对话的成长——当孩子们的笑声与蝉鸣交织,这个夏天便有了双向奔赴的意义。

如今,课程已落下帷幕,但那些关于自我认知、幸福感知的种子,或许已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正如志愿者们期待的那样,这份来自夏日的心灵礼物,将成为照亮他们成长之路的微光,让他们在未来更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