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7月14日讯(通讯员 李欣),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青春笃行,星火筑梦”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四川省珙县巡场镇南井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聚焦社区留守儿童需求,精心策划了系列趣味互动与主题课程,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欢乐,传递了青春正能量。
破冰游戏消除隔阂,童心童趣乐开怀
初到社区,面对略带羞涩的孩子们,实践团成员们精心设计了“破冰行动”。团队成员亲切的自我介绍迅速拉近了距离。随后,孩子们在鼓励下轮流登台展示,稚嫩的声音充满了好奇。趣味游戏环节成为破冰的关键:“抓手指”考验反应,引来阵阵欢笑;“冰蹲蹲”比拼专注力,失误后的俏皮表情逗乐全场;“听到水果拍手”更是高潮迭起,随着志愿者报出“苹果”“香蕉”,清脆的拍掌声此起彼伏。短短的游戏时间,陌生的坚冰悄然融化,孩子们脸上绽放出轻松愉快的笑容。
图为团队成员自我介绍环节
图为”抓手指“游戏环节
红色故事浸润心灵,艺术启蒙点燃梦想
次日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实践团将红色教育与艺术启蒙巧妙结合。上午的“红色故事会”上,队员们化身“故事大王”,深情讲述珙县本土的红色历史和英雄事迹,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爱国与崇敬的种子。孩子们深受感染,踊跃举手分享自己知晓的红色小故事。随后的“表情包猜成语”、“数字游戏”等互动环节,将红色知识融入趣味竞赛,寓教于乐,让知识在欢笑声中扎根。
图为团队成员讲授珙县红色故事
下午的课堂则充满了音乐律动。志愿者从基础节奏入手,通过拍手、跺脚等简单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节拍。在“拍拿放桌”节奏游戏和音阶小游戏中,孩子们跟随指令整齐动作,桌面“砰砰”作响,教室里回荡着稚嫩的练唱声“duoduo~、mimi~、suosuo~”。认识简谱环节,孩子们认真盯着“12345”,在志愿者带领下学唱简单儿歌,清脆的童声在社区活动室久久萦绕。当《明天会更好》的旋律响起,志愿者们手把手教授手语操,每一个手势都传递着对未来的希望;《儿时》的轻柔曲调则让孩子们轻声哼唱,沉浸在歌声描绘的童年画卷中。
图为团队成员教授手语操
活动尾声,队员们还耐心辅导孩子们完成暑假作业,并预告了后续活动安排,孩子们眼神中充满了热切期待。
图为团队成员辅导社区儿童学习
真诚相伴收获信任,青春实践彰显担当
短短两天,从初见时的拘谨到课堂上的踊跃参与,实践团成员用真诚和热情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让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陪伴。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锻炼了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基层的实践能力,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据悉,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实践团在南井社区的“三下乡”活动将持续进行,为留守儿童送去更多温暖与关怀。
图为团队成员与社区儿童合照
撰文:李欣
图片:杨奇翰、曾刘俊
审核:曾慧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