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张福玲、米可)在怀化麻阳高坪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位特殊的守护者——身有残疾的护林员杨长生。他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不仅让山间果树焕发新生,更在村民心中“嫁接”出互助与希望的绿荫。2025年7月10日,怀化学院“文青新声”实践团走进山林,探寻他与山林乡土的动人故事。
崎岖山路上的“绿色守护者”。对常人而言,每日穿梭于崎岖陡峭的山路已是考验,对行动不便的杨长生来说,更是需要付出加倍的坚守。多年来,无论风雨寒暑,他始终用脚步丈量着家乡的每一寸山林。“这林子是大家的根,我得看好它。”谈及守护的意义,杨长生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份朴素的使命感,让他在平凡的护林岗位上,成为绿水青山最执着的守护者。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杨长生的照片。(米可 摄)
指尖生春的“果树魔术师”。除了护林,杨长生的果树嫁接技艺更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几刀精准切割,一段枝条巧妙贴合,经他之手,枯萎的老树能重获丰产活力,新栽的幼苗则可提前挂满硕果。他从不吝啬分享这门“绝活”:村民家的果树遭病害减产,他主动上门修剪嫁接;邻家新苗迟迟不挂果,他手把手指导技术。“能帮大家多收点果子,我打心底里高兴。”简单的话语里,藏着杨长生对乡邻最真挚的牵挂。
困顿生活中的“精神标杆”。身体的残疾从未阻挡杨长生奉献的脚步。“我虽然行动不便,但我也想为村里出份力。”他用行动诠释着自强不息的含义,在无偿帮助乡邻的过程中,找到了生命最饱满的价值。而政府的帮扶补贴,不仅改善了他的生活,减轻了孩子教育的负担,更让他坚定了“为村里多做事”的信念。
▲图为实践团与杨长生的合照。(吴意 摄)
此次实践团的采访,不仅让杨长生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更让参与的学生们深受触动。“杨长生爷爷用行动告诉我们,平凡人也能活出不凡的价值。”实践团成员肖雅丽表示,将以他为榜样,带着这份坚韧与奉献的精神,未来用所学知识助力乡村发展。
如今,杨长生的故事仍在山间延续。他用双手嫁接的不仅是果树的枝条,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他用初心坚守的不仅是一片山林,更是一份照亮他人的温暖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米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