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秦悦、王瑞娟、杨婷)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青少年群体因其社会经验不足,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为帮助青少年筑牢识骗防骗思想防线,增强自我保护能力,7月14日,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第二师铁门关市三十三团承德社区,面向青少年开展“学好反诈‘必修课’,校园安全‘不挂科’”的反诈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鲜活案例讲述、沉浸式情景剧表演,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堂既生动有趣又实用有效的校园反诈安全课。
情景剧里学防骗,童趣课堂筑防线
实践团成员王瑞娟采用“诈骗大怪兽”的生动比喻,通过精心设计的卡通图文和动画短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把孩子们身边常见的零食诱惑、玩具诈骗等骗局讲述出来。“这些彩色糖果可能是‘怪兽的毒药’,漂亮玩具也许是‘甜蜜陷阱’”的警示语,让现场孩子们瞬间理解了陌生馈赠背后的风险。在“诈骗案例小剧场”环节,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零食陷阱”“假老师骗局”等场景,在沉浸式互动中掌握“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食物、不透露个人信息”的防骗三原则。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关于零食诱惑诈骗相关内容
案例剖析揭骗术,童声妙语悟真知
为巩固学习成果,实践团成员化身反诈小老师,精心准备了反诈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深入讲解了“陌生邀约识别”和“可疑来电应对”等典型案例。讲解过程中,通过剖析真实案例,生动还原了诈骗分子常用的诱骗手段。9岁的令思雨在听完讲解后认真地说:“现在我明白了,不能轻信陌生人说的任何话,就算是说认识我爸爸妈妈,也要先打电话确认。”
▲图为承德社区学生分享课后收获
亲子共织安全网 防诈同行护家园
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精心策划了“我是反诈小明星”培养计划,鼓励孩子们与父母共同参与“反诈情景模拟游戏”,例如模拟骗子打电话的场景,练习正确的应对策略并且建议孩子们与家长共同观看反诈动画片,携手营造安全的家庭环境。通过亲子互动,悄然播撒反诈知识的种子,使安全防护逐渐融入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成为常态。
▲图为承德社区学生与实践团成员集体合影
此次反诈教育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安全防范的种子。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会了识别骗局,真正实现了从"要我防诈"到"我要防诈"的转变。未来,石河子大学乡村振兴促进团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宣传方式,为校园安全和社区和谐贡献更多力量。
撰文 | 王瑞娟
图片 | 杨婷
审核 | 秦悦 尤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