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暖桑榆,爱满三城-“老有所乐,悦享银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苏淮常支队用爱编织温暖晚年

发布时间:2025-07-15 21: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高幸贝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暑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老有所乐,享乐银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苏州、淮安、常州的各个社区,聚焦老年群体健康饮食与社交陪伴需求,开展为期40天的主题实践活动。

厨房里的温情:从“怕动手”到“露一手”

金坛区西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厨房,是团队与老人的“第一战场”。翠绿的丝瓜在案板上等待变身,76岁的李秀珍奶奶握着刀有些紧张,实践成员周悦轻轻覆上她的手背:“奶奶,手腕稳一点,刀斜着下,又薄又安全。”在耐心引导下,李奶奶切出的丝瓜片越来越匀,脸上的笑容也跟着舒展。

灶台边的合作更显温馨。79岁的陈国兴爷爷和队员吴哲搭档做“金坛三鲜”,吴哲控火候、调味道,陈爷爷挥锅铲、翻食材,汗珠顺着爷爷的脸颊滑落,却挡不住他眼里的光:“多少年没这么像样地炒菜了,有人搭把手真好!”

从选菜到下锅,从“怕动刀”到主动“露一手”,老人们不仅学会了少油少盐的健康菜谱,更在协作中找到了久违的快乐。团队还特意整理《银龄厨房简易健康食谱》,把这份舌尖上的温暖延续到老人的日常餐桌。

社区里的守护:从“小需求”到“大幸福”

在莲花社区的“清凉驿站”,绿豆汤的清甜驱散了夏日炎热;在老旧居民楼里,感应夜灯照亮了老人起夜的路;在独居老人家中,紧急呼叫按钮成了子女的“安心符”——这些细微之处,藏着实践团队对老人的贴心关怀。

“连我爱吃软饭还是硬饭都记在手册里呢!”76岁的王秀兰奶奶翻着《个性化服务手册》感慨道。团队提前开展“银龄需求百户行”,收集527份问卷,为1800多位老人定制服务:修家电、代买菜、做健康检测,甚至帮91岁的抗战老兵李家加装防滑扶手。“这下上班更安心了!”李爷爷的子女道出了无数家庭的心声。

时光里的对话:从“孤独感”到“归属感”

“我的十字绣要参展啦!”68岁的陈美兰阿姨举着《牡丹图》笑得灿烂。在“银龄文化节”上,老人们学摄影、练书法、做手工,156幅作品在“艺术展”上绽放光彩。在“人生故事盒”活动里,20岁的志愿者李萌帮90岁老兵整理战争日记时,被“用生命守护和平”的信念打动,悄悄报了参军志愿。智能手机课堂上,71岁的赵秀兰奶奶学会了视频通话:“能天天见孙子啦!”团队还画了《防诈漫画》,教老人们识破骗局。

这场跨越代际的双向奔赴,不仅让“老有所乐”从愿景变为生活图景,更在社区土壤里播下了“敬老、爱老、助老”的种子。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今天,这样的实践既是一次温暖的尝试,更提供了“高校-社区-家庭”联动的养老服务样本。而这份由理解、关怀与责任编织的温暖,终将扩散到更广阔的社会,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图景,在更多人手中接力绘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幸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