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院学子三下乡:政社协同赋能蓝湖,携手同行点亮未来

发布时间:2025-07-15 21: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钰婷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积极响应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充分发挥青年学生服务基层的作用,我们团队走进忠县拔山镇,在蓝湖社区与镇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从社区服务的点滴暖心事,到政务实践的深度观察,我们在汗水与思考中触摸基层治理的温度,读懂乡村发展的蓝图,让青春力量在服务基层中绽放光彩。

图为教社区工作人员剪辑视频  于沅生 供图

上午,团队成员先是简单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手机版剪映的功能,再针对各个功能的使用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例如该怎么添加视频素材、关键帧、特效等。接着就是辅导小学生完成暑假作业,对各类疑难问题进行耐心讲解,助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暑假作业,用青春力量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

图为教社区工作人员剪辑视频 于沅生 供图

午后,我们走进拔山镇政府,在政务实践中探寻基层治理的 “密码”。团委书记邱健的细致讲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乡镇治理的窗口。他先是带领大家参观战备物资器材库,整齐码放的应急帐篷、防汛器材、医疗物资,让我们直观感受到政府对 “防患于未然” 的重视 —— 基层治理的底气,正源于这份对民生安全的严谨守护。

图为队员们参观战备物资器材 于沅生 供图

在会议室的交流中,邱健书记介绍的乡镇治理方案更让我们耳目一新。“141” 体系构建起高效的治理框架,“一长三员”“网格儿” 力量织密基层服务网络,而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与 “6+1” 任务、5 个 “一口清” 的网格要求,则展现了数字技术为基层治理带来的变革。“每个网格员都要对辖区情况‘一口清’,群众有需求,网格能响应,治理才能有精度。” 邱书记的话,让我们明白:基层治理的 “先进”,从来不在于设备有多新,而在于能否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米”。

宣传片里的拔山镇更让我们看到乡村振兴的蓬勃图景:以阿金河乡村公园为载体,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锚定忠县前列,彰显拔山辨识度” 的定位,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路径。从治理精度到发展广度,我们读懂了:乡村振兴的蓝图,正是在这样 “既重当下治理,又谋长远发展” 的实践中,一步步从概念变为现实。

图为队员们观看拔山镇宣传片  于沅生 供图

一天的实践虽短,却让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感悟。在蓝湖社区,我们体会到 “为民服务” 不是抽象的口号 —— 它是教会社区工作者剪辑视频时的耐心,是辅导孩子作业时的专注,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到群众心坎里的真诚;在拔山镇政府,我们理解了 “乡村振兴” 不是遥远的目标 —— 它是战备物资库里的未雨绸缪,是网格治理中的精细高效,是产业融合中对 “特色发展” 的坚持。

这段经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生动的教材。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既要带着知识走进基层,更要带着思考回归实践,在 “知” 与 “行” 的碰撞中锤炼本领。未来,我们将带着这份在拔山镇沉淀的责任与感悟,继续扎根大地,让青春在服务 “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 因为我们坚信:青年的脚步,永远要与时代的需求同频;青春的价值,终将在基层的沃土中结出硕果。(通讯员 张钰婷 谭钧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钰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