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至20日,苏州、宿迁两地志愿者相继开展以急救知识普及与“三献”精神传播为核心的公益活动,通过技能传授与理念宣讲相结合的方式,让生命教育走进社区、贴近群众。两场活动虽地处不同城市,却以同样的热忱传递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用志愿服务的微光汇聚成照亮社会的温暖力量。
7月19日上午,苏州市工业园区扬东路社区的活动室内暖意融融,一场集实用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公益宣讲活动在此拉开帷幕。苏州地区志愿者团队带着精心准备的急救教具与“三献”科普资料,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命教育课”。
活动伊始,“三献”精神科普环节中志愿者通过生动的宣讲、真实的案例视频与图文并茂的宣传册,系统介绍了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及遗体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
图为志愿者宣讲的环节
大屏幕上,无偿献血者挽起袖子的坚定身影、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与受助者隔空拥抱的画面、遗体器官捐献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原来造血干细胞捐献对身体没有伤害,还能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器官捐献需要什么条件?我现在能登记吗?”面对居民们的疑问,志愿者逐一耐心解答,从捐献流程到法律政策,从健康影响到社会意义,全方位消除大家的认知误区。最后,志愿者以“生命的延续”为主题进行升华分享,当讲到“一个人的器官可以拯救多个家庭,一份捐献能让爱永远传递”时,现场响起了久久的掌声。
图为志愿者为居民讲解三献之一——献血
此次活动历时2小时,15名社区居民直接参与其中,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超60人间接受益。“以前只知道献血是好事,现在才明白‘三献’都是在为生命续航。”居民李师傅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志愿者表示,能让更多人了解急救知识、理解“三献”意义,便是在传递生命力量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小步。
图为江苏苏州社区居民与志愿者团队合影
相隔一日,爱心的接力棒传到了宿迁市沭阳县。7月20日,“微光永恒——从急救到‘三献’的生命接力”主题活动在淮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40余名老党员作为核心参与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二字的分量。
图为志愿者进行急救技能培训
考虑到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活动特别设计了“急救技能+三献精神”双板块内容,力求让党员们既学到实用技能,又强化责任担当。急救环节聚焦生活中高发的“鱼刺卡喉”类险情,志愿者结合解剖学原理,用清晰的图片展示鱼刺可能滞留的部位,详细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遇到老人卡喉时,用力方向要斜向上,动作要快速果断……”志愿者现场模拟演示,党员们围在一旁仔细观察,有的还拿出手机录制视频,打算回去后教给家人。
图为居民认真学习志愿者讲解的画面
在“三献”精神宣讲环节,志愿者深入解读“三献”的社会价值。发放宣传册时,老党员们主动接过手册,认真阅读每一项条款,不少人当场表示要将手册带回家,和家人一起了解。
“既学到了能帮人的真本事,也更懂了‘奉献’二字的分量。”这是活动结束后党员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不少老党员主动提出,要当“三献”知识的“宣传员”,把今天学到的内容讲给邻里听,带动更多人加入公益队伍。据统计,此次活动虽仅历时1小时,但通过党员的先锋辐射作用,影响已延伸至超100名群众。
从苏州工业园区到宿迁沭阳县,两场活动跨越地域,却有着共同的初心——让急救技能成为守护生命的铠甲,让“三献”精神成为滋养社会的暖流。志愿者们用专业的讲解、耐心的指导,将知识传递给群众,将爱心播撒在社区。正如“微光永恒”的主题所寓意的,每一次技能的传授、每一次理念的普及,都是一束微光,当无数微光汇聚,便能照亮生命接力的道路,让互助友爱的精神在城市间持续传递,让生命的意义在奉献中永恒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缪欣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