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艺传情暖童心,课堂添彩润乡途——山东科技大学暖春公益聊城队以创意点亮课堂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颜静茹、陈心恬、赵歆艺)近日,暖春公益聊城支教队在聊城市茌平区菜屯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指尖巧艺:创意手工缤纷汇”的手工实践活动。队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材料与满满的热情,为当地90余名乡村儿童带来了植物拓印、纸盘画、纸杯风车、非遗漆画等丰富多彩的手工体验,用创意与陪伴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图为春晖班孩子们的照片 李光普/摄
活动当天,菜屯镇中心小学的教室里热闹非凡。老师们提前将各色颜料、树叶、纸盘、纸杯、各种各样素面纸片等材料整齐摆放,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眼中满是期待。“大家看,这片枫叶的纹路多特别,用小锤子印在纸上,就能变成一幅画哦!”吴老师手持一片枫叶,边示范边讲解植物拓印的技巧。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拿起校园里的柳树叶、梧桐叶,小心翼翼地在画纸上轻轻按压。原本普通的树叶,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变成了“小爱心”,一张张充满童趣的拓印画新鲜出炉,孩子们举着作品互相展示,教室里洋溢着欢声笑语。
图为赵歆艺、吴真真为孩子们讲解植物拓印 刘佳慧/摄
图为郑海云、赵歆艺为活动制作黑板报 吴真真/摄
在纸盘画区域,白色纸盘成了孩子们的“画布”。老师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用马克笔、水彩笔在盘面上勾勒图案。有的孩子画出了蓝天白云下的家乡小屋,有的描绘了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还有的用鲜艳的色彩涂鸦出抽象的几何图案。简单的纸盘,承载着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纯真的童趣。
图为纸盘画作品 王玉伟/摄
图为颜静茹、陈景源为活动制作黑板报 吴真真/摄
纸杯风车制作区更是活力满满。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将纸杯剪出均匀的“叶片”,折叠、固定、插上吸管、画上图画、再贴上彩色贴纸装饰。随着一阵风吹过,孩子们手中的纸杯风车呼呼转动,红的、蓝的、粉的风车在阳光下连成一片,仿佛一片流动的彩虹。孩子们举着风车在操场上奔跑,清脆的笑声与风车转动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校园里最动人的旋律。
图为纸杯风车作品 王玉伟/摄
图为纸杯风车作品 王玉伟/摄
图为陈心恬、周晓骞为活动制作黑板报 吴真真/摄
而在漆画绘制区,素净的书签则让孩子们体验了传统工艺的魅力。李光普和刘佳慧两位老师先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漆扇文化的历史,再示范如何用颜料在书签上印出图案、填充色彩。孩子们专注地为书签印出生动形象、美轮美奂的图案。一张张原本朴素的白纸,在孩子们的创作下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图为孩子们体验非遗漆画现场 陈心恬/摄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作品小心翼翼地收好,有的夹在课本里,有的举在手中舍不得放下。聊城队队长颜静茹表示,此次手工活动旨在通过创意实践激发孩子们的艺术潜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审美情趣,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美好,也让他们知道,即使在乡村,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图为晨曦班作品展示 吴真真/摄
图为聊城队部分队员合照
图为聊城队队员与孩子们的大合照
这场手工活动,是技能传授,更是文化浸润。日常手工课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与创造力,让指尖智慧绽放;非遗漆画则搭建起传统文化桥梁,让古老技艺在童真视角里焕新。当孩子们捧着亲手制作的作品笑眼弯弯,当非遗之美悄然扎根童心,暖春公益的意义也愈发清晰 —— 以手工为舟,载着知识、创意与文化传承,渡向乡村教育的美好彼岸,期待更多这样的微光,照亮孩子成长之路,让艺术与文化的种子,在菜屯镇中心小学持续发芽、生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颜静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