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报国精神薪火相传 合工大校友共话使命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06 14: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子含   阅读 9.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合肥工业大学八十周年校庆之际,在7月6日至7月10日,多位不同年代的校友接受采访,围绕“工业报国”的校训精神,分享求学经历与职业感悟,展现这一核心价值跨越时代的传承与演进。

八秩积淀,报国初心一脉相承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入学的机械系校友群体,其选择深深打上时代烙印。朱六章、黄志军等89级校友坦言,彼时制造业方兴未艾,机械专业因就业前景广阔成为共同选择。国家包分配政策下,他们毕业后多投身产业一线,以技术专长践行工业报国。即便在条件相对简朴的老校区,扎实的学业训练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石。“所学在当今机械领域依然适用,”朱六章肯定道。黄志军则特别提及学生干部经历对沟通与协作能力的锤炼,视其为报国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素质准备。

时代演进,报国路径更趋多元

随着社会发展,“工业报国”的内涵与实践形式也在拓展。2014级运筹学研究生校友姚大庆的职业轨迹即是生动体现。完成学业后,他选择走上中学讲台。“当时对‘工业报国’的理解是学好科技,”姚大庆回顾道,“但成为教师后,我的报国方式转变为培养好学生,助他们考入高等学府,未来更好地效力国家。”他将工大严谨的治学精神与导师的言传身教融入教学,将报国理念传递给下一代。

面向未来,厚积薄发再启新程

面对当前就业形势,校友们结合自身经验提出洞见。早期校友指出合工大毕业生素以扎实肯干广受欢迎,但也提醒需关注前沿领域,适时深造弥补校方短板。姚大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子“多学多做”。尽管时代红利有所变化,校友们对中国制造业实力及工大学子竞争力充满信心,核心仍在于夯实基础、拓展视野与知行合一。

从车间到讲台,从技术攻坚到育人树才,合工大“工业报国”的精神火炬在一代代校友手中传递,其光芒随时代需求而愈加宽广。站在八十周年的新起点,这份初心将继续指引学子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子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