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5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探粤者”实践团队前往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开展为期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核心任务,以影像记录为纽带,深入村镇走访,记录瑶族文化瑰宝、生态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现状,探索高校智力支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
图为“薪火探粤者”实践团队合影
在非遗文化传承一线,团队首站探访清远首个综合性少数民族非遗文创园——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创园,记录瑶绣、扎染、银饰制作等技艺。深入白芒村,记录瑶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沈佩英的瑶族刺绣展示;在新寨村,拍摄民族风情墙绘,拜访瑶绣传承人,观察其绣制蕴含历史记忆的瑶族服饰;瑶歌传承人现场展示,团队成员在瑶族阿婆指导下学唱,阿婆即兴编唱瑶歌表达对实践团队的欢迎。在上洞村,系统记录县级非遗“唆样”民俗及排瑶婚嫁传统,呈现过山瑶与排瑶习俗差异。团队还前往塘凼村探访过山瑶文化,记录其服饰风格,村民身着传统服饰配合拍摄。这些非遗载体成为宣传片诠释瑶族文化基因的核心素材。
图为新寨村瑶歌对唱场景
聚焦全域发展图景,“薪火探粤者”团队为大麦山镇制作形象宣传片。镜头捕捉黄连村明代古茶园、白芒村蔬菜大棚基地、上洞村泉水滋养的西洋菜田,记录特色农业带动“家门口就业”的情况。生态资源方面,详细收录九寨梯田、白芒村千年古榕、新寨村九寨桥、天然溶洞恒温奇观,展现“农旅融合”潜力。团队也客观记录发展问题,如新寨村管线交错、违建棚屋等人居环境问题(已纳入整治),并在省道改造前留存1.3公里路段原始风貌。
图为上洞村西洋菜种植地
校地协同方面,7月9日,团队与镇“百千万工程”负责人宋家乐主任座谈,明确宣传片需串联镇域全貌与各村特色,镇政府承诺提供全程支持与帮助。7月11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刘洊波副校长亲赴驻地慰问团队,肯定团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实践模式,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并指出此次拍摄对提升大麦山镇形象、凝聚发展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刘洊波副校长与“薪火探粤者”团队交流现场
团队成员深入基层探访,从共唱瑶歌、了解文化差异,到记录银饰与长鼓的文化密码、体察西洋菜产业惠农实效。其凝练的非遗活化方案与乡村振兴影像记录,初步形成高校服务民族地区振兴的“大麦山路径”。这部青春视角书写的瑶乡发展影像志,将为连南振兴注入新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傅安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