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职业大学“蓝天语翼”实践队架起闽藏学子科技与友谊的“空中走廊”

发布时间:2025-08-06 05: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玮琳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福建安溪县虎邱镇美亭村美亭小学,无人机轻盈地盘旋在茶乡的上空,实时画面同步传输到3800公里外西藏拉萨堆龙德庆区第三小学的教室大屏上,引发藏区孩子们阵阵惊叹。与此同时,拉萨课堂里关于空气动力的讨论,也通过云端清晰回响在安溪的课堂。这个夏天,黎明职业大大学航空学院“蓝天语翼”社会实践队的32名师生,用科技的力量,在祖国的东南丘陵与雪域高原之间,架起了一座特殊的“空中走廊”,为两地的孩子带来了一个充满科技魅力和民族情谊的“七彩假期”。

“看!这就是我们村的茶园!”安溪虎丘镇美亭村的施凯霖奋地对着麦克风喊道,他操控的无人机镜头下,是如波浪般起伏的茶田。屏幕另一端,拉萨堆龙德庆区的教室里,藏族学生睁大了眼睛:“哇,和我们这里的草原一样辽阔,但是绿色的!”这是“蓝天语翼”实践队“山海直播课堂”上动人的一幕。今年7月,这支由黎明职业大学航空学院相关专业师生组成的队伍,带着航空报国的热忱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兵分“线上线下”,在安溪美亭村设立主课堂,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课堂实时延伸至西藏拉萨,开展了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科技支教之旅。

科技为媒:让“飞翔”的梦想触手可及

实践队精心设计了系列充满趣味的支教课程,将飞行原理、航模实操等前沿科技转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科普载体和触手可及的体验。

在“小翅膀大智慧”课堂上,队员们手把手教孩子们认识无人机结构、学习基础操控指令。“起飞!”“降落!”“左转!”——清晰响亮的指令伴随着无人机的嗡鸣,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安溪的孩子们操控无人机在村子上空“巡逻”,拉萨的孩子们则随着直播视角“云”游茶园、古厝,新奇体验让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实践队开设的“蓝天实验室”和“玩转科学”课程,队员们用自制的简易风洞、飞机模型,通过直观的演示和有趣的互动实验,将深奥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变得生动易懂。国产大飞机C919的模型成为“明星教具”,队员们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其研发故事和科技成就,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大国重器”的骄傲与向往。

▲图为“小翅膀大智慧”课堂上,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体验无人机实操

▲图为孩子们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放飞自己制作的水火箭

山海相连:云端课堂搭起“心”的桥梁

“闽藏联动”是本次实践最闪亮的标签,数字技术让天堑变通途。在“玩转科学”的课程教学中,实践队员们提前将相关教具寄送到了堆龙德庆区第三小学,在当地教师的协助下,实践队带领闽藏两地的孩子们利用可乐瓶制作“水火箭”、借助电风吹和乒乓球探索伯努利原理的吹球实验等,当纸飞机在手持风扇上转动,孩子们闪烁着光芒的眼神,那是发现了“神秘力量”的惊叹。

“山海直播课堂”让福建和西藏的孩子们仿佛置身同一个教室。一堂关于“无人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两地学生共同讨论无人机如何用于农业喷洒、快递运输、高原救援等。安溪孩子分享无人机协助茶农监测病虫害的经历,拉萨孩子则畅想无人机在辽阔牧区的应用前景,思想的碰撞在云端激荡。

▲图为西藏拉萨堆龙德庆区第三小学的同学们正在观看山海课堂的同步直播

▲图为藏区小朋友通过山海课堂同步体验科学奥秘

播种希望:留下带不走的“蓝天”礼物

黎明职业大学“蓝天语翼”实践队不仅带来一时的精彩,更着眼于留下长久的影响。在美亭村支教点,实践队精心设立了“启航图书角”,捐赠了大量图文并茂的航空航天科普书籍、经典童话、国学启蒙读物等,这个小小的角落,将成为孩子们课后探索知识、翱翔想象的新天地。队员们紧锣密鼓的将本次所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教案、课件、直播经验等整理汇编,形成一套面向藏区的,可供后续支教团队使用的“精品课程库”,让这份爱心和智慧得以延续。

▲图为实践队用募捐得到来书籍设立了若干个“启航图书角”

   这支融合了通用航空器维修、航空机电、无人机应用技术等多个通用航空专业背景,包含退伍军人学生的多元化团队,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他们将严谨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将部队锻炼出的坚韧与纪律融入课堂组织,完美诠释了“推普+科创”的特色支教模式,交出了一份服务国家战略、贡献青春力量的亮眼答卷

当实践结束的合影定格,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围着队员们问:“哥哥姐姐,你们明年还来吗?”藏区的老师和孩子们在线上发起邀请:“希望你们有机会能到拉萨线下来支教!”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充满了意义。黎明职业大学航空学院“蓝天语翼”实践队的暑期征程,如同他们放飞的那些无人机,不仅将科技的种子播撒在闽藏两地孩子们的心田,更用普通话和共同的科技探索,在孩子们心中架起了一座理解与友谊的坚实桥梁。这趟跨越山海的科技之旅,不仅点燃了乡村与边疆学子的科学梦想,更在一次次“同屏共振”中,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体意识在下一代心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青春与科技的力量,正为祖国的边疆巩固与乡村振兴,描绘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

(撰稿:陈玮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玮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