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数澜青禾”实践团:创新教学与文脉探寻点亮封开之行

发布时间:2025-08-30 23: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凌恩昀   阅读 5.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凌恩昀)为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与文化传承,2025年8月3日——10日,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澜青禾实践团近日赴肇庆市封开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立体几何教学”和“状元文化调研”为主题,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深入实地调研,为当地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与夏令营学生合影 何晓桐 供图

创新教学点亮几何课堂


实践团在江口中学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立体几何课程,通过生活化案例与游戏化教学,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活”起来。

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以生活化问题为切入点,将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等几何体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实物类比和图形拆解,学生们逐渐建立起直观的空间概念。同学们专注听讲、热烈讨论,甚至主动上台分享独特解法,课堂氛围活跃。

实践团成员在课堂上讲解 何晓桐 供图

为巩固知识,实践团创新引入“海龟汤”推理游戏。学生们分成小组,通过提问、推理和画图猜测老师心中的几何图形。有同学从三视图入手,推测几何体的大致形状;有同学从生活场景入手,“这个几何体和甜筒很像吗?”妙招频出,欢乐不断。这种游戏化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公式推导课上,实践团成员从三角形到扇形,再到圆锥侧面积,层层递进地展示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们恍然大悟的神情让支教老师倍感欣慰。“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解题,更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小彭老师总结道。

课程结束时,实践团举办了一场“数学拍卖会”,将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文具大礼包,这不仅是对学生们的肯定,也是一份期许。

实地调研,状元文化的传承与活化


在开展支教活动的同时,实践团还深入封开县江口镇,围绕“状元文化”展开为期六天的调研,旨在了解当地青少年和老年群体对状元文化的认知状况与传承现状。

调研团队从江口中学出发,先后走访江口社区、大塘社区、河南社区、凤川社区四个区域,问卷调查与访谈双线并行,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分析受访者对状元文化的认同度。在校园,他们向高中生发放问卷,了解青少年对状元文化的认知程度;江滨公园的晨雾中,他们记录下晨练老人讲述的状元故事;党群服务中心和村落深处,他们走访村干部与白发老人,了解状元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痛点;在封川古城,他们走过青石板路,寻访状元祠,在绵延香火中感受岭南第一状元的魅力。

实践团成员在封川古城 何晓桐 供图

经过实地深入调研,团队共收集问卷125份,初步分析发现,青少年和老人对状元文化的传承上有着代际差异:在情感态度上,大多数受访者对封开的状元文化而感到自豪;但在认知和行为上,老年人与青少年却存在断层。九成以上老年人对状元文化非常了解,熟稔典故,而青少年则对其知之甚少。这一发现,恰为团队下一步“活化文脉”的路线图钉下了第一枚坐标。

青禾正茂,文脉长流。状元精神中的勤学善思,与数学追求的严谨创新一脉相通。这个夏天,数澜青禾实践团以几何为媒,以状元文化为桥,走进封开,与当地学子共赴一场知识与文化的旅程。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教学创新,为状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撰稿 | 凌恩昀

图源 |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澜青禾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凌恩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