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溯源甲骨“社会实践团赴河南省安阳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探寻甲骨文这一中国历史中最古老的文字,队伍先后来到安阳市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通过实地考察、聆听讲解、交流总结等形式,来进行对甲骨文的了解及剖析,直观理解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的起源及文字演变,感受其蕴含的厚重历史。以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为媒介,深入体会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所在。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殷墟博物馆甲骨窖穴进行考察
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队员们实地考察了YH127甲骨窖穴、车马坑等重要遗迹,亲眼目睹了甲骨文的出土环境,深切感受到了商代社会的宏大规模与高度文明。在殷墟博物馆内,大量珍贵的出土甲骨实物、青铜礼器让书本知识变得触手可及。队员们结合先前所学,围绕甲骨占卜流程、甲骨文刻辞内容及其反映的商代社会、军事、祭祀制度进行了现场研讨与验证,完成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证研究的深化。
▲图为团队成员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实地调研合影留念
在被誉为“文字之家”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实践队进行了系统性的研学。队员们重点参观了“甲骨纪事”等核心展厅,通过观摩甲骨实物、青铜器铭文及丰富的图文史料,系统梳理了甲骨文的发现、发掘与研究历程。馆内先进的数字技术,如甲骨文全息投影、AI智能缀合系统、汉字演化动态演示等,为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现代科技赋能古老文明”课。大家亲手体验了甲骨文摹写、活字印刷等互动项目,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汉字构形智慧与演变规律的理解。
▲图为团队成员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合影留念
此次社会实践以甲骨文为核心研究对象,团队通过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系统性学术梳理与殷墟遗址的沉浸式考察,构建起从文字本体到文明体系的立体认知。同时将对甲骨文的系统研究与红色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深刻加强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在实践期间,团队成员们通过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系统性研学与在殷墟博物馆的沉浸式考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大家不仅直观感知了甲骨文的契刻之工、文明之辉,更在追溯汉字源流的过程中,深刻体悟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连续性的伟大意义。此次实践极大地增强了队员们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坚定了大家以专业学识守护文化根脉、以青春力量传承中华文脉的信心与决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卓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