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进行时|深耕凉山乡土 探寻振兴新径

发布时间:2025-08-30 23: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冯博、冉浩文、胡美蓉、骆可昕   阅读 3.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三下乡进行时|深耕凉山乡土 探寻振兴新径

2025年8月25日,成都理工大学三下乡师生实践团队在余志勇老师带领下,持续扎根凉山彝族自治州,聚焦乡村特色产业、银色经济与古城文旅发展,实地探访德昌县角半村、海花沟康养胜地及西昌建昌古城,挖掘地方经济潜力,为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提质寻路。

走访角半村农家乐 解码乡村特色产业活力

团队首站到达德昌县角半村,调研农家乐特色产业。该村依托当地自然风光与樱桃产业,近年涌现农户经营的农家乐,成为乡村经济重要增长点。在余志勇老师带领下,团队成员成员深入当地农家乐,与农户开展多对一访谈,了解经营模式、客源结构、营收情况及食材采购、宣传推广等难题。农户分享经验:有的靠高山蔬菜、跑山鸡做“生态餐桌”,有的结合种植樱桃等推出体验套餐,吸引游客。团队还考察农家乐用餐住宿环境与配套设施,记录特色菜品、民俗展示亮点,并就短视频宣传等,为农户提出可行建议。

图为团队成员与角半村本地农家乐经营者进行访谈。冯博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在角半村合影。胡美蓉 供图

调研海花沟康养胜地 探索银色经济发展路径

离开角半村,团队赴海花沟康养胜地,聚焦“银色经济”调研。此处凭适宜海拔、温润气候、优良生态,吸引中老年旅居康养,形成康养服务产业集群。团队先与当地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园区规划、功能分区(康养公寓、医疗服务中心等)、服务项目及运营现状。随后以问卷与访谈结合,与多位中老年游客交流,掌握其康养需求、消费偏好及满意度,分析凉山银色经济发展潜能。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走访海花沟康养胜地。胡美蓉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海花沟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冯博 供图

漫步西昌建昌古城 挖掘千年古城经济潜力

最后一站,团队到达西昌建昌古城。这座有6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现存明清古建筑群,近年经保护性开发焕发活力,成为区域经济引擎。成员沿青石板路考察核心街巷业态,记录传统手工艺品店、特色小吃铺等经营状况,与商户交流。团队还关注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平衡,走访发现古城既保留历史风貌,又通过新业态、文化活动增强吸引力。

图为西昌市建昌古城。冯博 供图

此次调研,团队围绕三大主题收集丰富资料,深化对凉山经济模式的认识。成员表示,后续将整理数据、分析产业潜力,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凉山乡村振兴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