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之约

发布时间:2025-08-30 23: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文倩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13月32日讯(通讯员 加依达尔· 阿力合斯别克 刘芳瑞 解晓龙)7月的风掠过蕲春的田埂时,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的26天暑期支教实践,正在株林中学的教室里、操场上、孩子们的笑声里,悄悄写下最动人的注脚。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我曾以为此行是带着光来照亮乡村的角落,直到离别的晨光漫过车窗,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每颗童心、每份信任,早已把更炽热的光,种进了我们每个志愿者的心里。

出发前的日子,像被细细打磨的石子,每一道纹路都刻着期待与忐忑。三轮笔试面试时反复练习课程设计,对着镜子说了又说,改了又改;两次试讲后,与组长、队员一起逐字逐句抠细节,“这个比喻低年级孩子可能不懂”“互动环节可以再加个小游戏”;就连收拾行李时,把和队员一起凑的感冒药、洗发露和给小朋友们准备的小奖品一股脑塞进箱子,拉链拉到一半突然愣住——站在小朋友们面前,我真的能成为他们期待的“小老师”吗?直到听到孩子们说“老师好”,才后知后觉地明白: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让这场相遇更郑重。

团队的默契,是从第一顿午饭开始发酵的。面对带着地方特色的菜,我正对着不熟悉的口味犹豫,旁边的队友已经把自己碗里的青菜拨过来大半:“你可以试试这个,我碗里有好多呢。”后来队长在会上特意跟校长提了饮食差异的事,回来时眼睛亮晶晶的:“师傅说以后每天给你单独炒一份。”当看到餐盘里清炒时蔬配着杂粮饭,蒸腾的热气模糊了视线时,突然懂得:支教团队的“战友情”,从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藏在互相惦记的细节里——有人熬夜写新闻稿时,总有人陪伴一起回宿舍;有人课太多了,总会有队友主动换课接过下一节的任务。这些细碎的温暖,让“陌生”两个字,在抵达的第三天就彻底消散了。

第一次站在七年级的兴趣课堂上,我才真正读懂了“老师”这两个字的重量。我教的是新疆文化体验课《解锁新疆的1001个秘密》,教案背了不下十遍,可当四十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时,握着粉笔的手还是忍不住发抖。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坐着,没人打闹,没人走神,只是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我这个“从新疆来的老师”。那句齐声的“老师好”像带着回声,撞得我心头一震。课上,他们追着问“新疆的草原是不是真的像绿毯子”“葡萄沟的葡萄是不是甜到能酿出蜜”,连平时总低着头的小男孩,都在我展示草原照片时,悄悄把脖子伸得老长。 更意外的是,某天课后,他攥着衣角跑到我面前,声音小得像蚊子哼:“老师,明天还上你的课吗?我喜欢上你的课。”那一刻,手心的汗突然就干了。我蹲下来跟他说“一定会再上我的课”,看着他眼里的光一点点亮起来,突然明白:教育从来不是居高临下的“给予”,而是当你小心翼翼靠近时,孩子会主动向你敞开心里的门。

图为孩子们在兴趣课堂上画《我心中的新疆》。刘芳瑞 供图

成为九年级2班的班主任后,挑战变得具体起来。初三的孩子敏感又别扭,既想被当成大人,又藏着孩子气的柔软。我怕自己讲的知识点太枯燥,怕他们觉得这个老师太刻板,教案改了又改,常常对着课件坐到深夜。

九2班的孩子们,像一群精力旺盛的小太阳。上语文课时,他们会揪着“大漠孤烟直”里的“直”字不放:“老师,是不是就像新疆的电线杆子那样?”轮到新疆文化课时,更是围着我的教案本打转,非要我讲骑马时的糗事,看手机里的星空照片。有个女生举着作文本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老师,我写了新疆的日落,用了你说的‘金纱’比喻,你看看像不像?”那篇作文里,她把操场的夕阳写成“铺了一地的金纱,风一吹就跟着跑”,把远处的树比作“站岗的士兵,守着天边的最后一抹红”。看着那些稚嫩却透着灵气的文字,突然懂了:我带着课本里的修辞走向他们,教他们用文字搭建世界;他们却用天真的提问、真诚的分享,给我上了一堂关于“热爱”的课——原来知识的传递里,藏着双向生长的力量。

图为九年级2班同学们与班主任的合影。余烨 供图

离别的前一晚,夏末的风带着些许凉意穿过走廊,九2班的教室里突然响起《特别的人》的旋律,孩子们扯着嗓子合唱,跑调的歌声里满是认真。歌声落了,他们围上来递过一沓沓信,其中有几个女生的信末,用铅笔工工整整描着查来的哈萨克族文字“我喜欢你”。我正翻看着这些滚烫的心意,眼眶发热时,几个孩子又红着眼眶说:“老师,你讲的新疆故事我们都记着,特别好听。”清晨拖着行李走出校门,他们突然跑过来紧紧抱住我,“老师要常想起我们呀”的声音混着晨光,和前一晚的歌声一起,在心里缠成了解不开的暖。

这场支教之旅,我曾以为自己是给予者,最后却成了收获最多的人。那些孩子们的笑脸、伙伴们的陪伴、陌生人的善意,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落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蕲春的夏天会结束,但株林中学教室里的笑声、兴趣课堂上的提问、操场上的合影,会永远留在记忆里。原来成长从不是刻意的“蜕变”,而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突然读懂了“值得”二字的分量。当我带着这些温暖转身时,知道前方的路,会因为这段时光,走得更踏实,也更明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文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