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润童心 医路伴乡行”北海康养职业学院“非遗筑梦,医心相伴”实践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30 22: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唐伟蓝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化非遗文化在乡村的活态传承,7月9日,北海康养职业学院“非遗筑梦,医心相伴”实践团继续深入赤东乡村,开展“文化传承映童心,健康守护暖夕阳”主题活动。团队将传统非遗与现代美育相融合,以沉浸式课堂、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参与中使剪纸与音乐艺术焕发生机。同时,实践团成员还化身“小老师”,耐心为孩子们辅导课后作业,解答学习上的难题,在助力孩子们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这些举措既推动非遗在乡村的活态传承,也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力。

上午:“巧手翻花”课程里的非遗巧思,实践团上午开展“巧手翻花”非遗课程,成员们先讲解翻花技艺的传承故事与变幻原理,再手把手教孩子们摆弄彩条、变换造型。在一翻一折的互动中,孩子们感受着非遗技艺的灵动巧思,让这项传统技艺在欢声笑语中焕发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邹泳仪讲解制作方法

动手实践时,小朋友们兴奋地拿起非遗翻花道具,满是好奇期待地跟着实践团成员的教法,小心拉扯、翻转彩条,盼着变出奇妙造型;实践团成员往来指导,帮他们解决“翻不出新花样”的难题。很快,翻花在孩子们手中“活”了,时而像绽放的花,时而如振翅的鸟,每次变幻都伴随惊喜笑声,藏着他们对非遗技艺的大胆探索与天真创意。

图为实践团成员侯佳杉教导音乐

下午:歌声相伴与课业护航,实践团下午先开展了轻松愉快的音乐活动,成员们带领孩子们一同学唱《亲爱的你啊》,轻快的旋律在教室里回荡,孩子们跟着节奏拍手、哼唱,在歌声中感受音乐的快乐。音乐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便化身“小老师”,坐下来耐心为孩子们辅导作业,从字词读写到数学演算,细致解答每一个疑问,在帮助孩子们巩固知识的同时,也用陪伴传递温暖,让这个下午既有歌声的灵动,也有学习的充实。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导作业

撰稿丨唐伟蓝  刘琪梦

一审丨田鹤

二审丨何庆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伟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3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