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瀑倾泻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的教室,洒下斑驳光影。7月15日长江职业学院“青马工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的姚湖社区中化身孩子们的“成长伙伴”,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志愿者们用拍打气球的游戏播撒阳光心态的种子,用“抢椅子”游戏锻炼的同时增添欢快活力,用美妙的舞步叩开小朋友们稚嫩的心门,融入生活知识,传授安全常识、卫生习惯,为社区校园注入了不一样的青春活力。
(图为志愿者带小朋友们进行拍打传递气球游戏)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王静怡 供图
志愿者们的到来宛如夏日的清风,吹散了孩子们的拘谨。他们巧妙地组织组队拍气球的游戏,气球在小朋友们手中传递,笑声也随之荡漾,在孩子们开心快乐的同时也成功拉近了小朋友们与志愿者,小朋友们彼此之间“心”的距离。
(图为志愿者在收集小朋友们写的便利贴)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李行怡 供图
志愿者们分发“心灵”便利贴,让他们在上面写下独属于自己的那份心事,小朋友们低头落笔时,一张张薄薄的纸片便成了承载着心事的容器记录下他们纯真的心声。志愿者们认真阅读小朋友们所写的每一张便利贴,尽己所能为他们答疑解惑,用温暖与关怀守护着他们的心灵。
(图为志愿者在带领小朋友们进行“抢椅子”的游戏)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秦梦瑶 供图
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们玩起了“抢椅子”的游戏,随着音乐响起,孩子们围着椅子欢快地转圈,他们的眼神紧紧盯着椅子,生怕错过机会。小朋友们的笑声,如同夏日里窗外绿阴树上的蝉鸣,欢快而清脆。他们在游戏中既释放了活力,也锻炼了反应能力。
(图为志愿者在为小朋友们讲述生活中的应急小常识)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王静怡 供图
夏日的午后,志愿者们在生活应急小常识的课堂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搭配鲜活例子,为小朋友们普及安全知识:志愿者将烫伤的应急处理讲解地清晰明了,更以流鼻血的自身经历切入,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冷水拍额头等实用方法。
小朋友们不仅轻松掌握了实用的应急方法,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我保护能力与应变能力。这些看似微小的应急知识,既是志愿者们用心耕耘的勋章,更是孩子们迈向独立的基石,助力着他们不断成长。
(图为志愿者在带领小朋友们学习舞蹈)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亦轩 供图
志愿者带着小朋友们,在舞蹈课上一同起舞。小朋友们踩着轻快的节拍跳跃着,小小的身影里展现出了蓬勃的朝气与充沛的活力。教室里交织着轻快的音乐和银铃般的笑声,满是快乐的味道。
夕阳透过教室明净的玻璃,将志愿者们的身影拉长。他们凝望着小广场上追逐嬉闹、笑声清脆的孩子们——那一张张洋溢着纯粹快乐的小脸、无拘无束奔跑跳跃的身影,汇成一股无声的暖流,浸润了他们的心田。在长江职业学院“青马工程”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的课堂里,志愿者们把知识、快乐与关怀化作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此刻,耳畔回响的那一声声“老师”,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这正是“三下乡”的意义所在。
通讯员:刘俊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亦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