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院“隐领乡途·水润振兴”实践队探访隐水村振兴之路,助力多元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31 21: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1日讯(通讯员:袁嘉炜)武汉学院校团委“隐领乡途·水润振兴”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于2025年8月23日赴咸宁市隐水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活动,深入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队首站来到隐水村村委会,与村支书郑同志、袁同志及村干部进行座谈交流。袁支书详细介绍了隐水村的人口分布、自然资源等基本情况,并重点分享了近年来隐水村的发展成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隐水村扎实推进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污水治理等工程,实现通信信号全覆盖。在省纪委监委小组的帮扶下,隐水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荣获“2025年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已成为乡村发展的典范。

在袁支书的带领下,实践队实地探访隐水村。整齐的新农居、全覆盖的污水处理设施、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工程、隐水桥、饮水廊等民生工程,以及230盏太阳能路灯打造的“一河两岸”夜游景观带,共同绘就出一幅美丽新农村画卷。队员们与村民亲切交流,大家幸福地表示,村庄环境越来越好,就业机会增多,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实践队重点调研了隐水村的工农业发展。长辉腊肉厂和阳春园麻饼厂在传承传统工艺基础上,引入现代生产与管理模式,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冠状梨养殖基地严格选种、科学培育、精细管理,保障了梨子的品质与产量,丰收季节吸引大量采购商,为村民带来可观收益。砂糖橘产业基地则通过错峰上市和精细化包装提升附加值,有效促进村民增收。

隐水村还依托红色文化与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实践队走访“重走红军路”实践基地,感受红色文化熏陶。隐水洞地质公园和龙隐山生态度假区等4A级景区,以喀斯特地貌和优美风光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村里发展农家乐22家,年利润最高达80万元,带动160人年均增收3000元,形成“旅游+民宿+餐饮”完整产业链,实现旅游资源深度开发。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让武汉学院学子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为隐水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为校村后续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未来,武汉学院将继续发挥高校优势,整合资源,为隐水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与全面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