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教育谱新篇”实践队:跨越千里播撒知识,校地携手共筑教育梦

发布时间:2025-09-01 01: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昕睿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号讯(通讯员 李睿韩 杨昕睿)为系统厘清目标区域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学困境、新基建基础、利益相关者需求及OMO模式可行性并探索OMO教学模式实践路径提供精准实证支撑。中国民航大学“教育谱新篇”社会实践队一行十人,其中七名队员组成支教队伍,自天津出发跨越千里抵达绥滨县绥滨镇,正式启动支教活动。作为由空管学院、法学院及外国语学院学生联合组成的实践队,队员们始终怀揣专业知识与教育热忱,致力于为当地社区小学生开设特色课堂,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助力成长”的初心使命。

▲图注:摄于哈尔滨西站

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多元支教课堂

中国民航大学“教育谱新篇”社会实践队支教队伍的七名队员分别来自学校空管学院、法学院及外国语学院。空管学院队员凭借扎实的民航领域专业知识,为孩子们打开民航世界的大门;法学院队员擅长沟通引导与逻辑梳理,让课堂互动更具条理;外国语学院队员依托语言特长,开设国际化视野相关课程。三学 院队员跨界组队,实现了专业优势互补,让支教内容更显多元。

▲图为团队进行自我介绍

中国民航大学“教育谱新篇”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董学敏来自法学院,对队员们的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十分熟悉,在前期筹备及支教过程中精准协调分工——让逻辑清晰的法学院队员主导课堂互动设计,安排民航知识扎实的空管学院队员负责特色课程主讲,充分发挥了团队成员的优势,为支教活动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绥滨县团委为队员们顺利开展活动提供了诸多支持,不仅安排了专用活动教室,还积极组织社区内小学生参与。支教前,队员们多次开展备课研讨,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将民航知识转化为“飞机为什么会飞”“空管人员的工作内容”等趣味问题,搭配动画短片与模型演示;在语文课堂设计“故事接龙”“汉字魔术”等互动游戏;数学课程结合生活场景讲解应用题,让抽象知识变得具象、生动。

丰富课堂形式,用知识点亮少年梦想

在绥滨镇动力社区的活动教室内,队员们的支教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民航知识课上,空管学院的杨昕睿通过简易纸飞机模型演示空气动力学原理,引发孩子们踊跃提问,“飞机遇到飞鸟如何应对”“飞行员需经过多长时间培训才能执飞”等问题接连不断。语文课堂中,空管学院的李佳璐带领孩子们朗读诗歌,并鼓励他们以画笔描绘“心中的远方”;数学辅导环节,队员们采用一对一方式为孩子梳理错题,结合“购买文具计算价格”等实例讲解加减乘除,让孩子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图为开展课堂教学

探寻地方文脉,感悟本土精神力量

为深入了解绥滨的历史文化及发展历程,绥滨县团委组织队员们参观了县博物馆。从远古挹娄文化到近代抗联故事,从传统农业到现代产业转型,队员们通过文物陈列、场景复原及讲解员的细致讲解,全面感受了绥滨的地域底蕴与奋斗精神。

队员们由衷感慨:“没想到绥滨拥有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先辈们的拼搏精神令人深受触动。”参观结束后,队员们与县团委干部、青年志愿者围绕“青年担当与地方发展”交流实践感悟,探讨青年服务基层的路径,并合影留念。

▲图为参观黑龙江省绥滨县博物馆

肩负青担当,持续贡献教育力量

中国民航大学始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中国民航大学“教育谱新篇”社会实践队正是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助力教育帮扶”系列活动的一环。后续,成员们将整理支教资料,为社区留下“第二课堂”教案,持续为当地教育贡献力量。

此次支教对实践队成员们而言,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成长的历练。备课到深夜时虽累,但看到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就觉得一切都值。基层支教让队员们更理解“教育公平”的意义,也深刻体会到民航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此外,动力社区团委还为队员们举办了简短而温馨的欢迎仪式,这份心意让实践队的成员们备受鼓舞。

创新教育模式,助力教育资源均衡

为推动绥滨县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队员们与绥滨县团委共同探索OMO(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托智慧校园系统,将线下课堂与线上课程库有效衔接,教师可调用名校名师录制的微课、互动习题等优质资源,学生则可通过平板、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巩固,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在前期支教活动中,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对该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队员们与县团委就进一步搭建OMO教学平台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实践队的成员们将继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数字化平台建设,为绥滨县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建立实践基地,开启校地合作新篇

活动尾声,指导老师董学敏代表中国民航大学“教育谱新篇”社会实践队向绥滨县团委授予“社会实践基地”牌匾,这标志着双方长期合作的正式开启。实践队认为,绥滨县为大学生提供了扎根基层的实践平台,未来中国民航大学将组织更多师生走进绥滨,在教育帮扶、文化交流、乡村振兴等领域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授牌仪式

从渤海之滨到松江平原,这支年轻的队伍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知识浇灌梦想。正如队员们所言:“教育的意义,不仅是谱写出知识的新篇章,更在于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追逐自己的星辰大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昕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7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