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遇见非遗,当实践深入瑶乡

发布时间:2025-09-01 04:3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济瑞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9月1日讯(通讯员 杨济瑞)中南大学“情系江华”实践团用一场跨越药谷、古井、岩洞的文化之旅,让千年瑶族智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八月末的江华瑶族自治县,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探访者。中南大学“情系江华”实践团在此开展了一场深度文化实践,从夜间研学座谈到白日山水探访,队员们用双脚丈量瑶乡土地,用专业记录非遗传承。

夜话瑶医:从文化传承到产品创新

昨夜,实践团与当地医疗研究所杨宏海会长展开研学座谈。杨会长系统介绍了瑶族文化传承现状与暑期研学旅行开展情况,展示了瑶药研发的最新药物产品。

队员们现场体验了瑶族提神药,参观规划馆内江华同志的拐杖、古代文字拓印等文化产物。“这不仅是一次体验,更是一场文化觉醒”,一名队员在观摩浮雕时感慨道。

▲图为实践团与杨宏海会长交流瑶药传承与创新

药谷探秘:在山水间辨识瑶药智慧

今日清晨八点半,团队从印象西佛出发,前往药王谷、早禾冲等地开展采药识药活动。队员们依次走过独木桥,学习瑶药风俗,了解“冲”类药材的文化内涵。

在阳华岩,队员们欣赏古代文字拓印,体验水质的清纯甘冽;在九龙井,他们了解到当地嫁接的上千棵近千年檵木,聆听九龙井的起源与九龙太子的传说。“每一株草药、每一口古井,都在诉说着瑶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带队老师表示。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药王谷辨识瑶药

青春赋能:让非遗传承“活”起来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更是一次青春与传统的深度对话。队员们通过亲身实践,理解了非遗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我们亲手触摸那些千年檵木,当我们亲口品尝清冽山泉,文化传承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实践团队长分享道。

▲图为团队成员在阳华岩体验自然与文化之美

实践的意义:在传统与现代间搭建桥梁

中南大学“情系江华”实践团的此次活动,展现了高校学子参与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新模式。他们既尊重传统,又拥抱现代;既深入学习,又思考创新。

这种实践不仅为瑶族非遗保护注青春活力,也为高校学子提供了扎根中国大地、理解国情民情的成长平台。当青春与非遗相遇,传统文化便在新时代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撰文 | 候昊辰,蔡焱阳,陈奕蒨

图片 | 候昊辰,蔡焱阳,陈奕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济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5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