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映古村·科创赋新能——浙江工业大学径彩纷呈队打造径游村“槿上添花・三和生进” 项目宣传建设

发布时间:2025-08-31 20: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雨蕾   阅读 6.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13月32日讯(通讯员 胡雨蕾) 近期,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径彩纷呈队深入一座浸润千年文脉的古村——杭州萧山浦阳镇径游村开展调研活动,沉浸式探寻以木槿为媒、融合古今的乡村振兴“三和”路径。

径游村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东依粼粼径游江与江南村相望,西枕郁郁铁帽山同桃湖村呼应,“背山面水” 的格局自带生态禀赋。G60 杭金衢高速穿境而过,新老八径路纵贯全村,距萧山机场 44 公里、杭州南站 33 公里,立体交通网让这里成为杭州南部门户,更是串联沪杭核心区与诸暨的关键节点,为产业融合与文旅发展铺好 “快车道”。

生态是径游村的亮眼底色。村内五道水网与千亩圩田交织,西有低山作屏障,形成 “背山面水、田畴居中” 的格局。5 公里木槿花带四季绽放,与百年银杏、古樟相映成趣,春有油菜铺金、夏听稻浪蝉鸣、秋赏葵海翻涌、冬观寒枝映水,俨然都市人向往的生态栖居地。不过,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发展活力,仍是村庄需破解的课题。

▲图为径游村山水景色

千年文脉在这里代代相传。径游村古名 “槿头”,秦始皇东巡时村民以木槿花夹道相迎的传说流传至今;乾隆年间的 “活水码头” 老街,青石板串联起蒋氏宗祠、万安桥等遗迹,孕育 “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和睦友爱” 的 “三和” 文化。浦阳非遗馆内,麻编、翻九楼等技艺静待传承,只是部分历史建筑闲置,文化展示场景待进一步激活。

▲图为径游村村歌《木槿花开》、木槿花文创

产业转型是径游村的发展关键。作为 “谢径安・传化农创村” 核心区,村庄以 “政企村农” 模式构建 “科创 + 农创” 生态:数字种苗工厂培育新种,乐田农场打造四季景观,“番茄哇” 实现 “科研育种 — 云端直播 — 田间体验” 闭环。但传统制造业占比偏高、农文旅配套待完善,三产融合之路仍需探索。

人居环境方面,四个自然村沿径游江铺展,非遗馆、服务中心等设施便利生活,可部分建筑新老交错、风貌参差,街角空地未植入文化记忆,“望山见水记乡愁” 的愿景仍需精雕细琢。

▲图为径游村人居环境图

文旅融合也有新探索。“今有 6+1” 文化旅游线以浦阳非遗馆为核心,串联番茄哇、乐田农场等六大点位,涵盖非遗体验、农创实践、艺术交流等功能。但游线风貌不统一、节点集中等问题,制约着游客体验,亟待系统规划升级。

▲图为浦阳非遗馆

针对发展现状,团队助力径游村明确四大规划方向:打造独特乡村体验场景、推动传统哲学文化创新实践、建设生态人文标杆村落、探索农科创融合模式,并分三阶段推进 —— 先夯实调研规划基础,再改造重点节点,最终实现村庄风貌与配套全面升级,迈向共富共享。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委的合影

当木槿花再度铺满街巷,这座承载着始皇传说、非遗温度与农创活力的古村,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书写属于自己的 “三和” 新篇。

【本文相关规划项目,来自 “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由浙江工业大学 “径彩纷呈队”(成员:姜彤、季恒屹、胡雨蕾、黄思瑶、陈佳俊、洪艺庭,指导老师:周骏、张善峰、龚强)联合径游村打造,项目名为 “槿上添花・三和生进”】

撰稿:浙江工业大学 胡雨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雨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