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1日讯(通讯员 赵婧彤、范雨蕾、谢心怡) 七月初,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苍梧骑迹新承”调研团队深入梧州市,对具有百年历史的骑楼城展开实地考察,通过走访居民、访谈商户、参观文化地标等形式,全面了解其历史变迁与当代发展现状。
▲图为梧州传统特产店铺。谢心怡 供图
梧州骑楼城始建于民国初期,曾是两广商贸往来的核心枢纽。调研团队发现,尽管骑楼建筑群仍保留着欧式柱廊、雕花窗棂等历史风貌,但商业业态与居民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当地居民“老奶”在访谈中感慨:“好多年前就住在这里啦,我们住了几十年,现在一楼大多改成铺面,住户越来越少了。”据商户透露,骑楼城店铺更替频繁,部分百年老店因经营压力退出,新兴业态尚未形成规模。
梧州地处西江流域,水患问题曾长期困扰骑楼城。调研数据显示,2006年防洪堤建成后,区域未再遭遇重大洪涝灾害,为城市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商户反映,尽管防洪成效显著,但骑楼城作为“商业城”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一位经营日杂店的老板表示:“游客来得少,生意靠老客户维持,新东西引进难。”
▲图为梧州骑楼城。谢心怡 供图
访谈中,居民对城市发展的态度呈现分化。部分老人认为,骑楼城“一两百年都没变过”,商业化虽带来便利,却冲淡了传统生活气息;年轻商户则支持升级改造,希望引入特色文创、非遗体验等新业态。团队对比桂林、玉林等城市发现,梧州旅游竞争力受限于业态单一,需在历史保护与商业创新间寻找平衡。
针对现状,团队提出三项建议:其一,深挖骑楼城“商埠文化”基因,打造沉浸式历史街区;其二,联动白云山、冰泉豆浆等本地资源,设计主题旅游线路;其三,鼓励青年创业者入驻,通过政策扶持培育特色品牌。领队教师表示:“骑楼城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更在于其承载的生活记忆与文化精神。”
此次调研为梧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提供了实证参考。团队计划形成专题报告,助力地方文旅融合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雨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