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银发关怀,践行青春担当——曹家村慰问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心得

发布时间:2025-08-20 10: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段柯妤   阅读 6.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作为湖南工商大学数智人居志愿服务队的一员,8月2日在曹家村参与的慰问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践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更是一场触碰温暖、感悟成长的深刻体验。从前期筹备到现场服务,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对“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对“服务基层”的时代意义有了更真切的认知。

活动之初,我们先向当地妇女主任详细了解老人们的生活近况、健康状况及实际需求,这一环节让我明白,志愿服务并非“想当然”的付出,而是要基于需求的“精准关怀”。随后,在妇女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主动与老人们围坐交谈,从日常饮食聊到村里的发展变化,从身体保养问到生活难题。当看到老人们因有人倾听而眼中泛起光彩,当听到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过往岁月,我深刻体会到,对独居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而言,“陪伴”或许比物质帮扶更能慰藉心灵——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次耐心的倾听,都是传递温暖的有效方式。

考虑到部分老人行动不便,房间清扫存在困难,我们迅速分工,有的整理衣物、擦拭家具,有的清扫地面、倾倒垃圾。起初,老人们还略显拘谨,连连说着“不用麻烦”,但当看到杂乱的房间逐渐变得整洁明亮,他们紧紧握住我们的手,反复表达感谢时,我心中涌起强烈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并非源于“完成任务”的轻松,而是源于“切实解决问题”的价值认同——原来,我们的举手之劳,能为老人们的生活带来如此直接的改善,能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的温暖。

“光影寄情·岁月留珍”摄影活动,是此次服务中最让我动容的环节。许多老人因年岁已高、条件限制,平日里鲜有拍照机会,更未曾拥有过装裱精致的照片。拍摄时,我们俯身为老人整理衣领、调整坐姿,用温和的语气引导他们放松表情;照片打印装裱后,当老人们捧着印有自己笑容的相框,小心翼翼地抚摸、反复端详,甚至有些老人湿润了眼眶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们记录的不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段岁月记忆,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情。这份温情,既留存了老人们当下的幸福模样,也让我们与老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更加紧密。

在与老人们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老年人因信息接收渠道有限、防范意识较弱,成为电信诈骗的高危群体。为此,我们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们讲解冒充公检法诈骗、“中奖”骗局、保健品虚假宣传等常见诈骗手段,还为他们发放反诈宣传手册,手把手教他们识别诈骗电话、保护个人信息。当老人们认真记下“不轻易转账”“遇事找子女或村委会”的提醒,当他们说“你们讲的这些,我们都记住了”,我感受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守护老人的财产安全,就是守护他们的晚年安宁,这份责任虽小,却意义重大。

此次曹家村志愿服务活动虽已结束,但它在我心中留下的思考与感悟却久久不散。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汲取知识,更要走出校园、走进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青春力量回应社会需求。“银发关怀”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以细心、耐心、爱心去落实每一个细节;乡村振兴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它需要我们从关爱一位老人、改善一个家庭的生活做起,汇聚点滴温暖,凝聚社会合力。

未来,我将带着此次活动的收获,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态度投身基层服务,用青春的脚步丈量责任,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实践中传承,让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在服务中彰显。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段柯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