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日,三位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的学生——姜悦,黄诗颖,孙浩然,如识途归雁,带着大学校园的丰硕收获与灼灼热忱,再次踏入他们魂牵梦萦的母校安徽省广德中学。他们此行目的单纯而炽热:为学弟学妹们打开一扇眺望未来之窗,用亲身经历点燃青春梦想的燎原星火。
宣讲现场气氛热烈。孙浩然同学以自身专业为桥梁,将厚重历史娓娓道来,他讲述大学图书馆里深夜的灯光如何照亮古籍上的尘埃,也照亮了自己思辨的路径。姜悦同学则铺展开旅游管理的广阔画卷,分享自己如何从课堂走向田野,在山水间领悟书本之外的知识风景,他展示的实践照片与调研报告让台下学子眼中泛起向往的波澜。黄诗颖同学则聚焦于大学生活的“润物细无声”,从社团活动的五彩纷呈到人际交往的细致入微,她鼓励学弟学妹们珍视当下,为未来积累每一份看似微小却无比珍贵的素养。
当话筒传递至台下,一位学生鼓起勇气提问:“学姐,如何真正寻找并守护自己的热爱?”姜悦的回答真诚而有力:“热爱并非悬于天边的星辰,它恰恰潜藏于日常的深耕细作之间。高中时对历史课本上某处批注的反复琢磨,课堂上一次小小的辩论交锋,都可能蕴藏着你内心真正的呼唤。”这朴实的话语,如钥匙般开启心灵,让台下众多尚在迷雾中摸索方向的年轻脸庞,悄然绽开了坚定的微光。
活动尾声,三位大学生郑重地向昔日恩师献上鲜花,那一低头的敬意,胜过千言万语。他们深情凝望着台下青春洋溢的面孔,仿佛看到当年坐在同一方天地里渴求知识的自己。校园里那棵苍劲古树静默伫立,见证着这无声的传承,年复一年,新叶悄然接替旧叶,生机不息。
三位学子所点燃的,岂止是几盏灯烛?他们从广德中学启程,在淮师大的沃土中滋养成材,又循着内心召唤欣然返回原点,将知识与希望的薪火郑重递交。这正是一场教育长河中温暖而庄严的接力:老师曾托举起他们的梦想,如今他们亦愿躬身成为年轻目光的阶梯。
每一次真诚的回归与讲述,都是一束投向未来的光。当这些星星之火在更年轻的心原上蔓延,教育便拥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这永不熄灭的薪火,正是文明赖以延续的魂魄;当每个离开者都愿转身回望,俯身传递,那教育的长河便有了不竭的源头,足以滋养代代新人奔赴那海阔天空的远方。(供稿:淮北师范大学青衿思源宣讲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