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香四溢 “三下乡”情浓

发布时间:2025-08-20 12: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昊 牛芷含   阅读 1.9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非遗文化是乡村的精神标识,近日,湖南工商大学微电子与物理学院竹海数智融乡队以“科技记录者”的身份走进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运用数字化手段为当地非遗文化注入青春传播活力,并为有着600余年历史的鸬鹚渡擂茶技艺留下了生动的数字印记。

▲图为擂茶原材料

在湖畔的非遗展示区,擂茶师傅正手持茶杵在陶钵中舂捣擂茶,每一次研磨的轨迹都被队员们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同时,录音笔全程收录了师傅讲解的每一个细节。“对于擂茶来说,茶叶、花生、芝麻缺一不可,擂棒要顺时针研磨上百次。力道要均匀,速度要适中,这样香气才能充分释放。”师傅一边娴熟操作,一边向队员们传授技艺。随着一次次研磨,原料渐渐化作细腻的糊状,加入热水冲泡后,浓郁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让在场的队员们赞不绝口。面对大家的称赞,老师傅自豪地说:“你们算是找对人了,之前央视来这拍擂茶也是拍的哩。”

▲图为擂茶师傅演示制作方法

据了解,师傅演示的“三生三熟”工艺是鸬鹚渡擂茶的精髓所在——生叶、生米、生水搭配熟制、熟擂、熟饮的独特流程,这项技艺已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古老技艺,队员们计划将拍摄的素材剪辑成短视频,发布到各大平台,并配上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此外,他们还设计了简单的在线问卷,通过微信小程序收集网友对擂茶的兴趣点和建议,为非遗传承提供更贴合时代需求的参考。

此次青年团队的行动,不仅用科技手段为桃江非遗留下了珍贵的数字档案,更搭建起传统技艺与现代受众之间的桥梁,让古老的擂茶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撰文 | 周昊

图片 |肖丹 牛芷含

审核 | 尹芳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牛芷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2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