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青春行||百年裕德堂,五代传壶艺

发布时间:2025-08-17 23: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洋   阅读 1.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茶香悠长,壶韵更远。随着这一瞬壶韵,潮壶之“香”实践团的成员于2025年8月16日前往潮州市“裕德堂壶艺研究所”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开启对手拉壶之道的深度探访。

图为裕德堂门口

潮州市“裕德堂壶艺研究所”一脉传承历四代人智慧的广东老字号裕德堂传统工艺,是集设计、研发、培训、创作、展示推广为一体的工艺研究机构。在灵魂人物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张瑞端的带领下,研究所的制壶工艺恪守传统手工技法,既扎根于传承,又锐意创新,在创新中实现技艺的升华。

▲图为裕德堂内展出的壶艺作品

通过裕德堂内老师的讲解,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潮州手拉壶区别于宜兴紫砂壶,宜兴紫砂壶采用泥片拼接拍打成型,将泥块拍成泥片后围筑拼接,可制作方形或圆形壶。而潮州手拉壶采用手拉坯成型,通过转盘手工拉制泥坯,其特点就在于手拉成型的技法。只能制作圆形或六边形(外修六方、内保持圆形),无法制作纯方形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察手拉壶

在探访的过程中,实践团的成员有幸采访到了裕德堂的第四代传承人张瑞端先生。

▲图为张瑞端先生

注:国工美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潮州百年制壶世家“裕德堂”第四代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实践团成员围绕着在制作中遇见的困难、作品创作的理念与背景等对老师提出了相关问题,老师认为,手拉壶最重要的是需要耐心。手拉壶制作的每一步都充满着挑战,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艺。每个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和设计理念,如“孺子牛”茶壶寓意着对恩师的敬意和鼓励,而“穗之韵”茶壶则是对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体现了城市变迁和党的领导。

▲图为老师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作品

▲图为孺子牛

采访的最后,老师提到,无论是手拉壶又或是其他任何的行业,都需要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不断钻研、打磨、细化自身的“功夫”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张瑞端老师的合照

潮壶之“香”实践团将以此次探访所收获的知识,继续不断深入发掘手拉壶艺术内涵与文化艺术价值,为手拉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8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