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周妍君 李蓉)近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百县千镇万村”湖南行社会实践团永州市冷水滩区分队多名学子,将实践调研作为锤炼思想、增长才干的生动课堂,聚焦永州市冷水滩区在湖南三高四新蓝图构想下的县域发展。
实践团队员调研期间足迹遍布新圩村,大力元村等个代表性村镇,为全面了解当地情况,发放并回收数百份调查问卷,访谈40余位基层干部、村民,细心记录当地的发展故事。此次调研发现,当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呈现两大亮点。
改种脱贫见成效。实践团成员深入冷水滩,在调研梧桐街道时,了解到梧桐街道带动周边孟公山村,将过去收益薄弱的水稻种植,在政府帮扶和农科所技术支持下改种橘子,成立管理团队统一负责种子、播种、出售、宣传等事宜,带动全村农户参与,脱贫户人数显著。
文旅融合促发展。实践团经过调研发现,凤凰街道周边的周冲村,过去因山地荒芜、水质和塘地土质差闻名。如今,该村与周边企业结合发展农家乐,将荒坡改采摘园、闲置老屋改民宿(保留湘南民居特色)吸引游客,带动村民发展,吸引外出人员回村就业,留住劳动力。实践团队员张妍语在调研日志中写道:“我们不缺好山好水好产品,缺的是把街道与乡村拧成一股绳的办法。”
在永州市冷水滩区珊瑚街道凌云社区调研时,队员龚小菲主要关注到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村就业问题与随迁子女教育保障问题,并在调研报告中初步提出了非常详细有用的建议。队员龚小菲说:“这次实践,让我真正读懂了‘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含义。作为师范生,我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把这份红色信仰传递给未来的学生们。”
▲图为“百县千镇万村”冷水滩区分队实践团成员引导受访居民填写问卷现场
此次永州市冷水滩区之行,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投身社会实践、接受思想教育的生动缩影。扎实的调研不仅为“百县千镇万村”的永州市冷水滩区实践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和青年视角,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淬炼和信仰锻造。队员们行走在街头巷尾、厂矿企业、田间地头去亲身体会、亲自感受。这份独特的经历让青年学子心中厚植了“湘”土情怀与家国担当,激励他们未来将所学所长与青春热血融入广袤的三湘大地,赓续奋斗精神,为绘就湖南“十五五”规划的壮美画卷贡献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