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宣讲入乡野,听见资助“好声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东扬队”突击队开展新兴资助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8 03: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俊好 孔慧贤 曾海滢   阅读 39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18日讯(通讯员 陈俊好)教育公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而国家资助政策则是筑牢这一基石的关键支撑。为让偏远地区家庭充分知晓教育资助政策,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712日至13日,东扬队连续两日走进实践所,成功举办两场国家资助政策主题宣讲会。队员们化身政策翻译官,用乡音话政策、用案例讲流程,让政策走出条文、走进乡村,为百余户有需求的家庭送去资助指引。​

▲图为队员讲解政策

队员化身“政策翻译官”:案例+乡音让政策“活”起来​

宣讲会上,队员们紧扣群众最关心的政策细节展开讲解。其中,队员陈诗颖、刘慧怡围绕生源地助学贷款这一核心内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从贷款期限的年限规定、还款时间的节点提醒,到申请流程的分步演示,再到所需材料的清单罗列,每一项都讲解得清晰明了。为让听众更好理解,她们还结合提前收集的本地家庭案例,用家长送孩子上学凑学费的常见场景切入,把贷款利息计算逾期影响等专业问题转化为攒钱还账般的通俗表达,确保在场的学生与家长都能听得懂、记得住,真正让政策内容走进群众心里。

▲图为队员讲解学校资助措施

这样的宣讲,看似是政策的翻译传递,实则意义深远。对群众而言,它打破了政策与基层之间的信息壁垒,让曾经悬空的资助政策变得可感可知,让更多家庭卸下了学费焦虑,让孩子的求学路少了一份阻碍;对政策落地而言,它以更易理解的方式推动资助政策从文件走向实践,让国家教育公平的承诺真正触达最需要的群体,为乡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添了一份助推力;而对队员们来说,在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中,他们也真切体会到政策宣讲不是单向输出,而是用真心换真心

团委“搭把手”:从筹备到现场全程添力

这场宣讲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基层组织的有力支撑。头日宣讲时,云浮市新兴县河头镇团委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镇团委的陈洁琪、梁铭铭两位同志不仅带来了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更聚焦两大核心方向提升宣讲效果与助力后续收尾,为活动“把脉定向”。考虑到东扬队学生团队对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存在局限,两人立足云浮乡村家庭的真实处境,对申请条件中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以及办理流程中的材料提交、审核节点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补充说明,有效弥补了学生团队在政策解读专业性上的潜在不足。值得关注的是,这份支持并非局限于宣讲会现场。早在活动筹备阶段,陈洁琪、梁铭铭便主动参与前期保障工作,不仅高效解决了宣讲会场地供给问题,更通过村微信群、村委广播等渠道,精准筛选出有资助需求的学生家长群体,逐户通知参与,从源头上保障了宣讲会的参与度与针对性。

▲图为团队合照

此次两场宣讲会,不仅让百余户家庭明晰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具体内容,更以接地气的传播方式让政策温度直抵人心。如今,宣讲会的余温仍在延续。东扬队已将宣讲材料整理成手册,由镇团委协助发放至各村委。而针对宣讲中收集到的群众疑问,队员们也在镇团委的指导下逐一整理出答复要点。正如一位队员在总结中所说:“这些政策本就是为群众设的,我们多走一步、多讲一句,就能让更多孩子不因钱的问题错过上学路——这便是我们这场宣讲最大的意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海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