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汤慢炖水城味 学子深探粉中情

发布时间:2025-08-14 17: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安琪 韦虽 谢梦 韦小疑   阅读 6.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 8月 14日讯(通讯员 张安琪 韦虽 谢梦 韦小疑) 7 月 21 日至 8 月 5 日,六盘水师范学院黔粉速递实践团队的青年大学生们,在暑期 “三下乡” 活动中走进六盘水钟山区与水城区,将目光投向当地特色美食水城羊肉粉。他们通过走访、采访、调研等方式,探寻这道美食的文化根脉、经济价值及传承现状,在实践中感受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活力。

匠心藏于烟火

实践团成员循着浓郁的羊汤香气,走进一家家风格各异的羊肉粉店。在与店主的交流中,大家了解到水城羊肉粉的美味源于对每一个环节的精心把控。

选用当地优质黑山羊,肉质紧实且膻味淡,是制作羊肉粉的基础。清晨,新鲜羊肉便被送到店里,经过清洗、焯水后,放入锅中与香料一同慢火炖煮数小时,直到汤汁浓郁鲜香。

▲图为水城羊肉粉店的工作场景 韦虽供图

米粉则以本地软糯米浆为原料,制作出的米粉爽滑且富有韧性。最后,搭配上香脆的油辣椒、新鲜的香菜和酸脆的泡菜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水城羊肉粉便呈现在食客面前。这些环节中,凝聚着店主们代代相传的手艺与匠心。

图为制作完成的水城羊肉粉 韦虽供图

滋味连着心声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水城羊肉粉的影响力,实践团成员走上街头,对不同的食客进行随机采访。

一位本地居民动情地说:“从小就吃水城羊肉粉,这味道早就刻在心里了。隔段时间不吃就会想念,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像是家乡的符号,每次吃都能想起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图为黔粉速递实践团队成员采访本地食客 韦虽供图

几位外地游客也对水城羊肉粉赞不绝口:“早就听说水城羊肉粉有名,这次特意来尝尝,果然名不虚传。汤鲜、肉嫩、粉滑,一点膻味都没有,太美味了。” 食客们的话语,道出了水城羊肉粉的独特魅力。

产业牵动发展

实践团在调研中发现,水城羊肉粉不仅是一道美食,更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生态,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它为创业者提供了平台,从街边小店到连锁门店,带动了大量就业,让当地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还带动了上游的黑山羊养殖业,为养殖户拓宽了销路;促进了米粉加工产业的发展,推动相关企业提升品质、扩大生产。许多经营良好的羊肉粉店,成为了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支撑着家庭的幸福生活。

图为黔粉速递实践团队到访乡村的水城羊肉粉工作室 韦娟娟供图


聚力破解难题

在采访过程中,实践团也注意到水城羊肉粉在传承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传统制作工艺耗时费力,年轻一代兴趣不高,存在传承断层的风险;品牌推广力度不足,虽然在本地知名度高,但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影响力有限。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成员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利用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发布精心剪辑的视频,打造 “线上种草 - 线下消费” 的模式,同时还通过线下发传单的方式进行宣传,努力讲好水城羊肉粉的故事,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喜爱这道美食。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剪辑宣传短视频 韦虽供图

图为黔粉速递社会实践队合影 谢梦供图

此次 “三下乡” 活动,让黔粉速递实践团的青年大学生们沉浸式地融入了地方特色产业。他们在调研中不仅了解了水城羊肉粉的美食文化,洞察了其经济价值,还以青春的视角为其传承发展探寻路径。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整理调研资料、完善报告,用青春智慧助力水城羊肉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让这碗承载着地方记忆的美食在新时代焕发更多光彩。(通讯员 张安琪 韦虽 谢梦 韦小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安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