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药院学子三下乡|青春力量赋能乡村健康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11 16: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许缓   阅读 9.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许缓)为推动健康乡村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养生文化,近日,由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和马鞍山市博望区百峰村村委会联合开展的“五禽戏健康三下乡”“中医针灸养生”等活动走进百峰村。活动通过教学培训、义诊服务等形式,将国家级非遗养生功法与健康理念送到村民家门口,吸引100余名村民热情参与。

▲图为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全体成员与村民合影留念。黄千毓供图

“一招一式”传健康

活动现场,由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为村民们带来生动的五禽戏教学。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示范教练队员身着练功服,动作行云流水,虎举刚健、鹿抵舒展、熊晃沉稳、猿摘灵动、鸟飞轻盈,瞬间点燃村民学习热情。“双手像老虎一样向上托举,手臂用力……”实践团队成员深知呼吸配合对养生的重要性,时刻关注村民们的气息节奏。“大家注意啦,虎戏出拳时呼气,把浊气排出;鹿戏转头时吸气,让清气滋养脏腑 。” 成员们穿梭在村民间,大声讲解呼吸要领。遇到动作僵硬、呼吸紊乱的村民,他们便轻轻扶住其肩膀,带着缓缓做动作,引导气息下沉:“别着急,像这样,动作慢一点,呼吸匀一点 。”实践队一边示范,一边耐心纠正村民动作,详细讲解每个动作对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村民们积极跟随练习。团队成员们还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关节僵硬问题,特别设计了简化版动作,让不同年龄层的村民都能参与到其中。

▲图为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成员在百峰村村委会教村民学习五禽戏。刘宇琛供图

义诊惠民,仁术暖人心

上午百峰村村委会义诊区刚布置完毕,便有村民陆续前来等候。实践队成员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各个端坐在诊桌前,耐心倾听每位村民的病情。“医生,我这肩膀疼得晚上都睡不好觉,您快给瞧瞧。”已经68岁高领的周娟奶奶紧皱眉头,露出因长期劳作而僵硬的肩膀。李凌基见状伸出手指,沿着她的肩部经络仔细按压。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精准定位到肩井、天宗等穴位,“这是典型的肩凝症,经络气血不通畅,咱们先针灸,再配合艾灸,能有效缓解疼痛。”​消毒、进针、行针,李凌基手法娴熟而沉稳,每一个动作都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有没有酸胀感?” 李老师轻声询问,在得到周娟奶奶肯定答复后,他继续微调针感,“这是得气的表现,说明治疗开始起效了。”实践队在一旁点燃艾条,将艾火悬于穴位上方,均匀地回旋施灸。温热的气息缓缓渗透进皮肤,周娟奶奶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舒服多了!这艾条一熏,肩膀像被太阳晒着似的,暖洋洋的。” 活动期间,华园药院实践团队累计为100余名村民提供健康咨询,以及针灸、艾灸。

▲图为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在百峰村村委会进行义诊服务。曹相、刘含君供图

此次活动以五禽戏、针灸艾灸为纽带,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非遗养生理念融入乡村健康建设。未来,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将持续以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助力乡村居民健康发展,助力健康乡村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非遗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