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传承齐鲁文脉: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发布时间:2025-08-13 07: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满忠言   阅读 2.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八月的齐鲁大地,文脉流淌如诗,青春激荡如歌。8月1日至7日,兰州理工大学“心沐阳光”实践团来到齐鲁大地,开启了一场以“青春传承齐鲁文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温情启幕,沉浸式主题团日、红色观影、七彩课堂三大篇章次第展开,滕州青年以热血为墨,以行动为笔,在百年文脉的长卷上续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注脚。

沉浸式团日:与文脉相拥,让初心寄往未来

“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嘹亮的誓言在古色古香的活动场地回荡,兰州理工大学“心沐阳光”实践团的青年们以一场沉浸式主题团日,开启了与齐鲁文脉的深度对话。队员们沿着孔孟故里的历史足迹,在《论语》经典诵读中体悟“仁义礼智”的哲思,在山东快书表演里感受民间艺术的鲜活,在沂蒙精神故事会中触摸红色基因的温度。

带队的队员张悦引导大家从稷下学宫的思想光芒聊到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从泰山石刻的厚重底蕴谈到青年的使命担当,一个个历史场景化作生动教材,让齐鲁文脉在互动中变得可感可知。活动尾声,队员们提笔写下“致80年后的自己”的信笺:“此刻触摸的文脉,终将成为留给未来的精神坐标……”字里行间,是青年与历史的对话,更是对传承使命的郑重承诺。“当笔尖落下,突然明白:文脉传承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让今天的热爱,成为留给未来的答案。”队员李哲看着信封上的火漆印,眼神坚定。

(兰州理工大学“心沐阳光”实践团成员开展沉浸式主题团日)

红色观影夜:以光影为媒,续精神血脉

夜幕降临,影院的幕布亮起。《沂蒙红嫂》《铁道游击队》等经典影片次第放映,光影流转间,齐鲁大地上的红色故事徐徐展开。当看到沂蒙母亲用乳汁救伤员的场景,当听到“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旋律响起,在场青年纷纷红了眼眶。

观影后的分享会上,青年马永昊的发言令人动容:“从前在课本里读到的英雄,今天在光影中鲜活起来。他们用热血守护的不仅是家国,更是脚下这片土地的文化根脉。”星光下,大家握紧拳头重温入团誓词,今日的誓言与百年前的呐喊隔空呼应,红色基因在青春胸膛里澎湃激荡。

(兰州理工大学“心沐阳光”实践团成员在观看红色电影)

七彩课堂:以笔墨为桥,让文脉薪火相传

作为传承文脉的创新实践,七彩课堂上,兰州理工大学“心沐阳光”实践团的青年们与当地小朋友围坐一起,以汉字为媒共话文化。青年队员们握着孩子们的手,一笔一画教写“祖”“国”“榴”等字,结合齐鲁文化讲解汉字寓意,还通过“汉字拼图”等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汉字里的儒家智慧与文脉底蕴。

“写好一个字,就像读懂一个故事。”队员们的耐心指导,让汉字从课本符号变成鲜活的文化载体。孩子们稚嫩的笔触虽显笨拙,却透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这场跨越年龄的互动,让齐鲁文脉在笔墨传递中焕发新生,也让青春力量与童心纯真共同为文化传承注入鲜活动能。

(小朋友参加七彩课堂 )

七日的活动转瞬即逝,但青春与文脉的相遇从未落幕。从触摸历史的温度到传承红色的基因,从启迪童心的热爱到坚定青年的担当,齐鲁大地上的青春故事仍在续写。正如活动中那面“薪火相传”的旗帜,这代青年终将以青春为笔,以时代为卷,让千年文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闪光,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新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满忠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