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龙胜古树茶,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茶地图”实践团走进龙胜赓续茶脉

发布时间:2025-08-13 09: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严梦   阅读 94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7月22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茶地图”团队深入龙胜山水道茶业有限公司,开展以“茶文旅融合”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探索茶产业品牌化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团队成员实地参观现代化茶叶加工生产线,详细调研茶叶种植环境、生产流程、销售渠道及市场反馈等情况。企业负责人坦言,尽管龙脊茶品质优良,却因品牌影响力有限,长期作为六堡茶原料供应地,经济效益未能充分释放。针对这一困境,团队结合专业所学,提出“茶文旅融合”创意方案,旨在吸引游客深度体验古树茶历史底蕴与非遗制茶技艺。例如设计串联古茶村落、茶厂、生态博物馆的“茶文化研学路线”,开发沉浸式茶艺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采茶、制茶过程;打造融合壮族、瑶族特色文化的茶主题民宿,构建独特文旅IP。同时,建议通过短视频平台与直播电商构建线上茶文化传播矩阵,提升品牌知名度。企业负责人高度认可该方案,认为其为茶产业开辟了“文化赋能、数字驱动”的新发展模式。

团队成员在企业负责人带领下参观现代化茶厂设备

实践期间,队员们的身影穿梭在村里田间,从村头的茶叶种植地到山腰的百年老屋里,从雾蒙蒙的田间小径到阴雨连绵的屋檐院落。在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内,团队成员们系统性查阅了龙脊茶的历史文献与民俗档案并仔细记录龙脊古树茶文化的相关历史资料,并与当地返乡青年就古树茶保护检测系统的开发研究进行深度探讨。百年老屋中团体成员对侯奶奶就千年龙脊茶的历史进行采访,聆听围炉煮茶的传统习俗与茶事典故,这些口述历史为团队梳理茶文化脉络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透过一片小小的茶叶仿佛穿越千年,看到壮、瑶族劳动人民辛勤耕耘的场景。

团队成员与古屋第四代传承人侯奶奶交流龙脊茶

此次调研不仅助力地方茶产业品牌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更通过记录独特的非遗制茶技艺,促进非遗文化保护,为广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文化动能,实现经济价值与人文传承的双赢。随后,团队查阅龙脊镇与龙脊茶的相关文献资料,阅读古籍并整理访谈材料,将龙脊茶的相关历史编纂成报告。未来,团队将持续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茶文化数字资源库,并挖掘“茶旅路线”助力乡村振兴。团队表示:“我们将以数字化为纽带、茶文化为桥梁,推动‘三产融合’,让龙脊茶带着千年文化脉络走向更广阔舞台。

团队成员在龙脊镇壮族生态博物馆前合影

这场实践不仅是一次技术赋能行动,更是一场文化觉醒的启蒙。数字化技术打破了非遗保护的时空限制,让千年茶脉得以跨越代际传递;青年力量的介入,则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与创造力。在龙脊镇的青山绿水间,非遗文化保护正从“被动抢救”转向“主动创新”,从“单向传承”迈向“双向互动”。

当科技之光与文化之根交织,当青年热血与乡土情怀共鸣,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必将书写更多这样的故事——传统在创新中延续,乡村在文化中振兴,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严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