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 (通讯员 吴锦花 蒋莹 团队:湘韵拾光)近日,湘韵拾光暑期三下乡团队走进湖南东安,专访当地剪纸传承人宋兵前与唐戊雄夫妇,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深度交流,探寻剪纸艺术的传承密码,以青春视角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团队成员们在宋老先生家里对其和妻子进行采访
宋兵前是湖南省知名剪纸艺术家,50余年来致力于剪纸创作和传承,20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湖南省博物馆和天津民俗博物馆收藏,曾获湖南省群众文化学会和湖南省群众文化学会剪纸专业委员会联合授予的“成就奖”。近6年来,他与民间艺人唐戊雄蛰居乡野,潜心钻研剪纸艺术,创作的《德武东安》《百虎图》《百兔图》等套色剪纸长卷作品,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
宋兵前与唐戊雄夫妇合照
从“谋生计”到“守热爱”:剪刀承载的传承使命
“一开始学剪纸,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宋兵前坦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掌握剪纸手艺能多一份生存底气。他自幼跟随父母学习,从简单的窗花、喜字练起,手指磨出厚茧,纸张用坏无数,终练就“心中有图,剪随心动”的功夫。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学剪纸的人却日渐减少。看着冷清的手艺,宋兵前与唐戊雄夫妇下定决心传承剪纸艺术。从“为了活着”到“为了热爱”,这把剪刀不仅承载着生计,更成为两代人守护非遗的理想寄托。
团队成员们随宋爷爷和唐奶奶学习剪纸
从“生活气”到“时代感”:红纸上的烟火与担当
“剪纸不是闭门造车,得从生活里找灵感。”唐戊雄指着墙上的《东安武术图》介绍,画面中武者招式刚劲,细节栩栩如生,“我们东安人爱习武,这是地方特色,剪出来大家都爱看。”
除了地方风情,夫妇俩的作品更融入对时代的观察。一幅《反腐惩恶》剪纸中,利剑斩断锁链,背景配“清正廉洁”字样,寓意深刻。“看电视里说反腐,就想用剪纸表达‘干干净净做人’的道理。”宋兵前说,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让剪纸成为记录时代、传递正能量的载体。
团队成员们在宋爷爷家墙上看到夫妻俩的作品
以青春之力,承匠心之魂
采访中,宋兵前拿起红纸,三折两叠,手持剪刀示范裁剪技巧,向大学生们传授经验:“剪纸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什么事都得踏实,不能浮躁。”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在互动中深刻体会到传承人对技艺的敬畏与坚守。
离别时,夕阳下,宋兵前与唐戊雄专注剪纸的身影格外动人,剪刀开合间,红纸簌簌落下,宛如一地星光。湘韵拾光团队成员表示,此次专访让他们深刻理解了非遗传承的意义——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匠心与精神的传递。
团队成员们在宋爷爷家的合照
“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近距离接触非遗传承者,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湘韵拾光团队指导老师表示,团队将通过记录与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东安剪纸,以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