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科探秘启童心,报国精神铸新魂——青岛科技大学“青核筑梦”志愿宣讲团赴青岛市李沧区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

发布时间:2025-08-11 15: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丽萍 陈锐轩 李世熜   阅读 3.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陈锐轩、李世熜)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激发青少年“强国有我”的情怀与科学探索火种。近日,青岛科技大学“青核筑梦”志愿宣讲团走进青岛市李沧区延川路社区,以“核科探秘启智,报国精神铸魂”为主线,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活动。团队通过讲述核工业发展历程中的红色故事,结合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将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厚植于青少年心中,引导他们铭记红色历史、弘扬红色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跑好历史接力赛。

精研细备,筑牢科普根基

为了让核科学知识真正走进青少年心中,团队专门召开专题筹备会,聚焦“如何让青少年读懂核科学、传承科研精神”深入研讨,最终明确了“贴近认知、故事引路、互动赋能”的核心原则。同时,团队积极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既丰富了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认知,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知识素养,为向青少年传递严谨可靠的核科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图为团队在活动前开展部署会研讨实践内容

课堂内外,播撒科学种子

核科学知识普及不应局限于单一课程,而应是一系列生动丰富的课堂。团队以“内容创新-互动深化-精神浸润”为脉络,在宣讲课程中为青少年打造立体科普体验:团队借助模型展示“两弹一星”相关成果,系统介绍我国核领域的重要成就,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中国核科技的硬核实力。互动环节里,孩子们在观察模型时主动提问探索,拿起画笔为“地下长城”添上智能监测仪、防沙植物等创意设计,用想象勾勒未来核工程图景。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讲解两弹一星精神的相关知识

▲图为小朋友积极参与问答环节

▲图为小朋友获得小礼品作为奖励

同时,科研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在课堂中层层传递:从20年扎根戈壁守护核安全的季瑞利,到为中国聚变研究奠基的李正武院士,再到“隐于荒漠铸国之重器”的无名科研团队……这些故事让“默默奉献”“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慢慢扎根生长。宣讲尾声,孩子们在卡片上写下“谢谢你们造‘太阳’”“我要向你们学习”等留言,稚嫩的字迹里满是对科研工作者的钦佩。

▲图为小朋友们认真聆听科研者们的坚守故事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留言卡片

薪火相传,点亮成长之路

如今祖国核工业蓬勃发展,核电领域在运及在建机组数量稳居全球前列;技术创新成果丰硕,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实现批量化建设,四代反应堆、先进小堆及聚变堆技术不断突破,产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团队深感责任在肩,希望能够通过宣讲,让“默默奉献”“自力更生”的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激励他们未来投身国家核事业,为核工业的长远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合影

在科研探索的漫长长河中,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用热血与坚守凝练出“自力更生”“默默奉献”“勇攀高峰”等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历经岁月沉淀而历久弥新,在时代发展中生生不息。“青核筑梦”志愿宣讲团始终以实践育人为核心抓手,通过一场场生动宣讲、一次次互动体验,让这些闪耀光芒的精神悄然融入青少年的成长轨迹。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实践,让更多孩子走近核科学、聆听科研故事,让“科学报国”的信念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这份赤诚的报国精神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撰文 | 彭丽萍 陈锐轩 李世熜

图片 | 李景仁

审核 | 李慧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丽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